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清末民初“古玩”概念的界定(2)

时间:2013-10-15 16:09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海鸥 点击:
除古董(骨董)之外,清末民初还出现了其他与古玩相似的概念,如古物、文物。 3古玩与古物、文物的区别和联系 古物是民国时期的法定概念,与现代常说的文物较为类似。当时的国民政府制订了大量有关古物的法律法规,

  除"古董"(骨董)之外,清末民初还出现了其他与"古玩"相似的概念,如"古物"、"文物"。

  3"古玩"与"古物"、"文物"的区别和联系

  "古物"是民国时期的法定概念,与现代常说的"文物"较为类似。当时的国民政府制订了大量有关"古物"的法律法规,如1931年6月7日国民政府公布《古物保存法》14条,该保存法对古物的范围、所有权、保存要求、发现后的处理、发掘古物的学术机构、发掘核准、发掘古物的研究、古物的流通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此之后,国民政府又相继颁布了《古物保存法实施细则》(1931)、《采掘古物规则》(1935)、《外国学术团体或私人参加采掘古物规则》等。从《古物保存法》的内容看,其规定的保护或保存的范围,不仅包括古代可移动器物,而且涵盖了古遗址、古墓葬等不可移动器物,即与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及其他文化有关之一切古物,都在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法的保护范围之内。

  "古玩"与"古物"除了涵盖范围有所不同之外,两者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古物"概念的重点在于强调所涵盖器物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中国对"古物"的保存和研究由来已久,考古资料证明,迟至商代,王室和贵族就开始重视对古物的收集和保存。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名的学者为了阐明古代文物制度或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开始从单纯收集古物逐渐转移到对古物用途、功能的关注上。清朝时期各地方志中的金石志目已相当丰富。[8]由此可见,民国时期"古物"概念是"与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即其他文化有关之一切古物"。

  "古玩"概念的重点则在于突出器物本身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盖古玩之所以可贵者,其重要之原因有二:一为古玩之自身者,一为人为者。所谓自身之原因,即古玩本质之精妙,作工之优良,后世所不能仿作者。例如唐宋之书画,其造诣之精,后世任何努力所不能及;三代铜玉,其作工之精细,文字之记录与艺术之最高样本,可宝可贵,理所宜然。"[6]以《申报》为例,当时的洋行在对古玩进行拍卖时,大都使用繁复华丽的词藻招徕顾客。[9]除了突出的艺术价值之外,古玩的另一个特点是其本身所包含的经济价值。尤其在当代,通过艺术品拍卖等形式,古玩的经济价值达到了最大化。那么,清末民初的民众又是如何看待"古玩"经济价值的。"夫讲求古玩,本为无聊行为,以有用之精神,颠播陈死人之身后遗物,毫无裨益于现在之国计民生,社会之所不取,人类之所不能同情者。然几千年来永远为国人所乐道者,实系专制政体逼出之康庄大路,故属莫可奈何之举也……中国四千年来,完全为君主专制,在圣君贤相、天下太平、四民乐业之时期,知识分子固可以畅所欲言、适所欲行。但翻阅四千年历史,圣君贤相之时有几?多数为黑暗政治时期也!昏君暴臣之政治下,愚夫愚妇固可以任意受支配;稍有知识者,是非善恶之关,能无动于衷乎!岂知专制政体下,批评时局,谈论政治,岂止自身不保,九族均为之担忧。是文人士夫之脑筋,固不能任意所思也。至行径动作,尤受限制。除读书从政之外,即不准有所活动。今日社会所公认之一般高尚娱乐,如跳舞、赌博、集会、结社,在当时均视为妖行,非但为国法所不许,亦舆论所不容。万不得已,辟出好古之途径,以古玩为惟一之消遣妙品。……总之,收罗古玩为昔人之消遣方法,为昔人之积钱方法,纳贿方法,救急方法,升官谋缺之方法,进身保禄之方法,重要官吏无不赖古玩以生发。故古玩除自身固有之价值,又益以人为之价值,此其所以可宝贵也。今虽时异事非,然古玩本质之价值并无变易,即人为之价值亦大体无殊;且因数量之日削而好者之日增,供不应求,又产生器新有之声价,此其所以愈可宝贵也。"[6]

  该文作于民国三十一年,大致反应出了清末至民国时期人们对于古玩的看法。联系该文与当代古玩艺术品拍卖可以看出,从清朝末年到21世纪的百年间,虽然古玩的价值成因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珍贵程度却从未改变。

  "文物"一词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制衣裳,备文物。"从这些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文物"在当时主要是指礼乐典章制度的礼器和祭器,与当代所说的"文物"虽有联系,但基本属于两种不同的概念。唐代所使用的"文物"概念与当代"文物"概念略微相近了。[10]民国时期"文物"一词的内涵处在不断更变的状态,总的来说,其涵盖面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转变。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935年1月批准设立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主要从事古建筑维修保护与调查研究。从该机构当时所从事的实际工作来看,"文物"主要是指古代建筑。[11]194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该委员会制订了《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组织规程》,规程第二条规定:"本会之任务,为调查收复区重要文化建筑、美术、古迹、古物被劫及被毁实况、并设法保护之。"[12]从中可以看出,"文物"的涵盖面较之十年前已经大大拓展。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