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珠玉业汇市公所与上海古玩业同业公会经营范围的变化看"古玩"内涵 从《上海文物博物馆志》的记载看,玉业汇市公所与古玩业同业公会虽然同属文物商业,但是前者的创建时间明显早于后者。"上海珠玉业汇市有三: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创建的玉业汇市、宣统元年(1909年)创建的新汇市和民国四年(1915年)创建的振兴汇市。三个汇市同时并存,都在南市侯家浜,是由珠玉业同业同行集资建立的行会市场。"[1]玉业汇市公所的经营品种以珠宝玉器为主,并且"苏帮珠宝玉器业,多设有作坊,店主雇佣技工、伙计,是作坊主兼商人。"[1]因此,当时店铺的主营业务是由匠人制作的玉器制品,这与后期上海古玩业同业公会的主营业务稍有不同。 "上海市古玩业公会"成立于民国12年(1923年),又名"上海古玩书画金石珠玉同业公会",民国34年(1945年)11月由上海市古玩业同业公会整理委员会接收。[2]从上海市古玩行业名录的登记情况可以看出,当时古玩店铺的"经营特色"(即经营类别)包括瓷、铜、玉石、木器古玩、书画、漆器、雕刻、景泰蓝、珐琅料首饰、古玩钱币、象牙雕刻、仿古瓷器等各类产品。从经营特色看,上海古玩业同业公会比之前的珠玉业同业公会的涵盖面要广,不仅包括珠玉业同业公会的主营业务,还包括古字画、古碑帖、古钱币、古玉器等古人创作的艺术产品,并且将这部分产品作为古玩商铺的主营业务。也就是说,由珠玉业同业公会向古玩业同业公会转变的最为关键一点是,经营产品的侧重点由手工作坊制成品转向古代遗存器物。 由此可以看出,20世纪前后中国古玩市场的经营范围不仅包括古代可移动器物,而且涵盖了同时代的手工作坊制成品。因此,当时的古玩店铺很可能存在三类经营特色:第一,专营古代可移动器物;第二,专营同时代手工作坊制成品;第三,两者兼而有之。因此,部分古玩店铺不仅经营古代可移动器物,而且经营同时代手工作坊制品,如仿古瓷器等。这样的经营特点导致官方在对古玩店铺进行征税时,很难确定具体的征税项目。租界时期,上海市古玩业同业公会与法租界工部局就曾因古玩、古董概念的理解的不同,导致税收征订的差异,从而引发双方纠纷。[3] 2"古玩"与"古董(骨董)的区别与联系" 《辞海》中并未对古玩下定义,但是,其对"古"与"玩"的解释有助于我们理解古玩。"古"的涵义是:①早已过去的年代,与'今'相对;②历时久远的,如:古画;③旧:原来。这三类解释都是从时间的概念对"古"进行界定。"玩"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戏弄、玩耍、忽视、轻慢之外,还包含有以下几种含义:①欣赏,例如,玩赏。陆机《叹逝赋》:"玩春翘而有思。"②研习,玩味。《易系辞上》:"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古。"③名词,玩赏的东西。古玩;珍玩。《国语楚语下》:"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 从《辞海》中对"古"与"玩"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古玩"首先强调器物年代的久远,这一点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古董"("骨董")、文物,以及民国时期的"古物"概念相差不远。其次,强调"玩",即把玩和欣赏。如"民国三十一年,天津古玩市场上出现一件永乐官窑青花云龙葫芦瓶,造型美观,绘画的青花云龙生动活泼。白色的胚胎上用蓝色绘画成的云龙,比在白纸上画出的云龙更加动人心目;加之蓝色比黑色更多朴素的感觉,清脆光艳,色调明亮,给青花葫芦瓶增添了典雅的韵味,而洋溢着雅洁、恬静之美感。这件青花云龙葫芦瓶具有东方工艺美术之特点,实属难得之珍品。"[4] 现代人一般认为,"'古董(骨董)'和'古玩'是一个意思,只不过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叫法不同而已。"[5]民国时期赵汝珍编撰的《古玩指南全编》也印证了这个事实,古玩旧称"古董",零杂之义也。董其昌《骨董十三说》中说道: "杂古器物不类者为类,名'骨董'。故以食品杂烹之,曰'骨董羹';杂埋饭中烹之,曰'骨董饭'。又谓:"'骨'者,所存过去之精华也,如肉腐而骨存也;'董'者,明晓也。'骨董'云者,即明晓古人所遗之精华也。或者又谓:"'骨董'云者,即古铜之转音。然骨董非皆铜器,似亦不近情理。其余解释尚多,但均不圆通,总以零杂之义为切当。且有书作"古董"者,盖即古、骨同音之误也。然于义尚合,以古董所有多古物也。今人于此名词更另有解释,所谓古董者,即古代遗存珍奇物品之通称,久已失去原来零杂之义矣。明时诸家记载,尚称"骨董"或"古董"。"古玩",乃清季通行之名词,即古代文玩之简称也。"[6]
因此,清末民初的"古玩"是由"古董"演变而来。但是,"古董"(骨董)除指代古代器物之外,还可指代收藏研究古代器物的人。[7]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