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体系构成 (1)目标设定。好的会计制度可以对企业的运营进行良性的规划和调整,让它朝着期望的目标发展。因此,会计制度的执行目标应该就是对企业的经济资料进行检查,找出里面的错误,防止问题的发生。对企业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既可以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威胁加以预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因此,企业会计控制就是使用合理的会计计算和管理方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管理。其中,环境也是企业会计控制中一个重要部分,是企业进行会计控制时必须要考虑到的内容。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的有外部环境也有内部因素,而前者多指的是企业所处的大的经济背景和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一般都是一些限制和规范,是企业自身无法改变的。所以,研究对会计控制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内部,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可以改变的,是需要研究的重点。 一是公司治理体制。主要是指经营者在管理企业时所作出的一系列制度规划,是对企业内部职权的划分和各个部门之间限制关系的设计,是对相关考察制度和激励措施的制定。良好的治理体制可以确保会计控制制度体现其存在的价值。会计在企业经营运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给经营者提供丰富的资料,是其治理企业的重要工具。好的治理制度包含民主的决策体制、高效的执行体系和严格的监督制度以及及时的反馈体系。而好的会计制度可以很好的保证公司治理制度的完成。 二是组织结构。一般情况下,董事会是企业治理体系的核心组织,在董事会下面还设置有审计、执行、监督等专业的管理部门,以协助董事会做好各项工作。在这种制度背景下,审计部门和董事会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但其对会计工作进行管理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董事会关注的重点是会计部门开展的财务活动,对账务方面存在的风险加以掌控,同时对相关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审查和管理,是整个会计管理体系中的最高部门;审计的主要工作则是对会计工作内容的审核以及账目资料的监控,预防金融诈骗的发生。 三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想要让市场经济走向正规和繁荣,必须要坚持依法治理的路线;想要增加内部会计控制的能力,就一定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针对我国国情,首先要加强会计控制自身相关制度系统的构建,让其适应我国经济的基本现状;其次要加强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立法工作,制定规范的法律法规体系。 (2)风险管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许多风险,既有外部的,还有内部的。企业在市场中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其中各种复杂的不可预测因素提高了风险的发生频率,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自身的会计控制目标的实现,使企业的内部控制面临着相当严峻的考验。所以,如果企业想要使自身的会计控制效果及效率能够得到很好地改善,就需要对相关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与控制,其中包括外部与内部的双方面影响因素,这样的内外压力的存在迫使企业不断完善会计控制体系的内容,所以,外部与内部因素对会计控制的风险产生重要的影响。外部风险一般都是指企业自身以外的一些影响因素,包括政府相关政策的变动、经济市场的不断变化以及相关的一些自然条件的改变等。对应的内部风险一般都是指企业自身的一些情况,即企业的资金与员工情况等,具体来说包括企业进行运营所需要的资金流动情况的变化、进行产品制造的投资成本的改变以及员工专业素质等。为了能够使管理进程得到不断地完善,COSO委员会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努力,提出可以将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影响因素进行不断的控制。这主要是以企业内部的组织与部门为对象,进行的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处理。这对企业自身目标的实现以及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预算控制。通常的情况下可以把预算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具体就是财务预算、经营预算以及资本预算。在此简要介绍经营预算。经营预算通常的情况下是指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进行各种事项所对应的预算。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资金结构方面进行相关的预算,包括固定资金的购置与变动,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资金的变化情况。进行预算编制时是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基础的,从企业经营目标的角度出发,经过不断的分解将得到的结果分配到不同的预算中去,这样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预算的整体效率,能够对其进行更好地控制。当然企业这种经营目标必须通过制定企业经营业务来实现,但必须要以会计系统作辅助。 (4)责任会计控制。责任会计是指结合会计数值与经济责任,联系会计控制和业绩考核,来对企业内部的部门效益责任与业绩进行相关的考核,另外还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当然这些都是在规定的要求下进行的,即分权管理原则。通过运用责任控制可以对企业目标的实现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可以使企业运行需要的各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除此之外,对整个会计控制系统来说,责任控制起着重要的联结作用,首先它是能够联系企业业务与外部的管理系统,使企业内部资源达到很好的集成化,另外它还能够把控制评价和预算控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总之,责任会计控制在实现企业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5)评价与报告。在会计控制制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机制,即进行控制评价、决策支持与报告的支持系统。这个系统对会计控制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进行控制系统的输入工作,而且可以很好地进行控制信息的输出工作。 通过图2不难发现,在这个反馈控制系统中,从控制评价的角度出发,对系统进行初步地评价,从而使报告得到相关的有效数据,同时得到对应的决策支持。另外,评价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之所以能够很好地联系在一起,这都要得益于报告系统,因为它可以通过对这两个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进行相应的统计以及整理,从而将得到的结果输送给决策支持系统。 (三)会计信息监督为目标导向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从图3可以发现,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控制整体,而且是在经济业务循环的平台上建立起来的。通过构建相关的会计控制体系,在会计信息监督的基础上,对企业运行相关的各种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再运用相关的控制方法,如风险管理与责任会计控制等。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需要由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做保证,而会计信息监督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信息进行监控,从而不断完善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而会计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得益于对企业内部各方面的控制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从而能够很好地实现企业的控制目标。另外,在体系的构建中添加了企业文化这一影响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企业的文化底蕴,对员工提高自身素质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三、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构建实例 (一)宝钢开发公司采购业务内部会计控制规定笔者通过实际案例来说明所构建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实效性。宝钢集团无论是在经济规模还是在经营水平方面,都在业内得到了很好地认可。该公司在进行运营的过程中,企业的内部组织与结构都是在有序的进行。在生产的开始阶段,也就是准备阶段进行的是原材料的采购,由于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许多方面都和母子公司有密切的联系,同时采购业务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业务,采购业务进行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变动,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管理,可见通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企业的采购进行控制非常必要。宝钢集团通过对企业内部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作出了以下规定:(1)通过设置相关的控制点来保证采购业务能够顺利进行。(2)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金管理漏洞,采取职责分离的制度。即将关系密切的部门或员工之间的职责进行分离,如验收保管和采购人员、采购保管和会计记录人员以及收款与付款人员等。(3)将责任落实到员工个人,即建立相关的比价制度。如果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市场的价格与企业的规定价格有出入,则需要对相关的业务人员进行处理,并且追究相关责任。(4)对原材料进行采购时,需要做出对应的效益预测。企业的有关人员要不断对企业产品的库存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选择合适的交易时间与地点,在很好地完成每笔交易的同时,也要作出相应的前期预测,并且将二者进行对比以得到相应的结论。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