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做一个可以旋转的,就像我在纽约做的那种机器,为什么不把它变成电影呢?那要简单得多。我对电影并没有很大的兴趣,只是通过这实用的手段达到我要的视觉结果。" --马塞尔·杜尚 都说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进程,尤其对二战以后的西方艺术影响深远,其实他的影响力一直在延续,包括中国国内的艺术家也未能幸免,他拥有众多追随者,从前不久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杜尚与/或/在中国"的人气可见一斑,虽然这样阵容的展览还无法满足观众过高的期望。 提起杜尚,许多人都可以随口说出几个惊世骇俗的代表作,像《下楼梯的女人》、《泉》、《L.H.O.O.Q.》如今依然是人们百说不厌的谈资,当下艺术家们也依然愿意与这些作品有牵连,这不得不折服杜尚的个人魅力。这个为了躲避服兵役而假装学版画的人,最终却达到了令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导演杜尚 1920年,杜尚已经因为他的现成品创作声名远播。他曾说过,真正反艺术的唯一方法就是无视其存在,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任何既已存在的艺术形式漠不关心,他用自己的创作猛烈地抨击着传统艺术。虽然我们今天将杜尚定义为纽约达达主义团体的核心人物,但当时杜尚对达达主义不屑一顾,相反,年轻的达达主义者们却对杜尚相当崇拜。 或许是察觉到自己的领域正逐渐被年轻人侵入,1920年春天杜尚离开了巴黎前往纽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杜尚开始对电影的视觉效果和光学实验感兴趣。回忆那些年,杜尚说"我做了一件可以转的小东西,在视觉上产生螺旋状的效果,这个很吸引我,很好玩。开始我用了螺旋形,不,甚至不是螺旋形--它们是从中心向外离散的圆圈,从里向外发散形成的螺旋形,不是几何意义上的,是视觉效果上的。从1921年到1925年我一直在忙这个。" 正是基于这种兴趣,1926年杜尚创作了《贫血电影》--一个约7分钟的短片,该片在曼·雷(Man Ray)的帮助下完成,于8月在巴黎的一个私人放映室内播放。 在《贫血电影》中我们只能看到围绕同一轴心不停旋转的圆盘不断更替,一种是旋转的图形,一种是旋转的文字。不断扩散的螺旋让观者目眩,抑或觉得无聊;而规律的印有充满情色暗示语句的圆盘在旋转时已然不能让观众辨识。就在画面与文字的交替中,观者的眼睛似乎什么都捕捉不到。在那个默片盛行的20年代,该片是对默片的幕间字幕的调侃和批判。通常字幕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让观众看得更明白,但既然是默片,将语言转化为文字似乎是多余的,在杜尚的作品中,文字显然已经不能成为图像的解释,这是对传统影片观感的彻底颠覆。
或许是因为希望呈现动态的旋转,杜尚才制作了这个短片,而对这种所谓的光学实验的兴趣也仅仅是因为好玩,在短片之后,杜尚还创作了一些名为《旋转的浮雕》的平面作品,不过大约在1935年,他就终止了这方面的探索。杜尚说,"这事并不能让人做上15年或10年之久,很快,它就结束了"。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