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体的武术教学中,分部分解法、分段分解法、分化分解法是一体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通常的教学情况是,在分化的条件下把动作技术分段,然后在分段的基础上把动作技术分解为部分进行教学。总之,一切分解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整掌握动作技术,但无论采用哪种分解方式,都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动作技术进行分解时,应注意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动作的划分不致改变整体的结构;(2)使学生明确所划分的各动作技术的环节在完整动作技术中的位置;(3)分解教学的时间不宜过长,应与完整法结合运用,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动作。分解教学法与完整教学法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运用时要从实际出发,注意动作技术完成的效果。 2分解教学法的心理学分析 在武术教学中,运动表象的形成是影响武术动作技术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才能更好的进行武术动作技术的教学,这就要求武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符合心理学表象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分解教学法,不仅符合心理学规律,由于降低了动作的难度,使学生容易学会,而且每当学生学会一个动作技术时,就能相应地产生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内心得到一种满足,同时能够不断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探究反射,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1运动表象的形成 运动表象是指在大脑中重现出来的技术动作形象,它反映了技术动作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力量和运动方面的特征。运动表象属于动作技术记忆的范畴,而动作技术记忆的形成是对动作技术的记忆过程,也就是对技术动作进行感知、辨认和记录的学习过程。运动表象是关于动作技术在大脑中的形象,每个动作技术都具有视觉运动特征和完成动作技术过程中机体的肌肉活动的力量特征,这说明任何动作技术在人脑中形成的运动表象的结构中都有不可缺少的动作技术的视觉表象和动作技术的动觉表象。正因为运动表象的结构包括视觉表象和动觉表象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动作技术的运动表象时应做到:首先,要让学生感知到动作技术的视觉运动特征,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要做正确的动作技术示范,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其次,要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动作技术进行身体性的模仿练习,以获得关于动作技术的动觉表象。因为只有经过身体的模仿练习,才能使学生得到关于动作技术的肌肉活动的用力感觉,即运动表象。教师的示范动作是以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动作技术的正确的视觉表象为目的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动作技术示范时,示范方法要以便于学生的观察为原则。学生观察了教师的示范动作后,就会在脑中初步建立动作技术的视觉表象,学生的模仿练习就是在视觉表象的参与指导下进行的。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模仿练习,是对该动作的初步学习。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此时的学习属于动作技术的分化阶段,以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动作技术的动觉表象。当动觉表象形成后再对动作技术进行分段,让学生练习此动作技术的每一段,在充分分段练习的基础上再把动作技术分解为不同的部分,让学生体验关于动作技术的正确的肌肉用力感,通过对技术动作进行分化、分段、分部的分解,让学生形成对该动作技术清晰明了的运动表象。 2.2运动技能的形成 正确而又清晰的运动表象形成了,动作技术才能初步地表现出来。运动表象的形成也是要符合心理学的表象形成规律的,教师只有运用符合心理学表象形成规律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运动表象,下面将结合运动表象的形成过程和心理学原理来分析分解教学法对运动技能形成的影响。 (1)学生要正确地掌握动作,就要对动作技术形成一个正确而清晰的运动表象。运动表象的形成,首先是通过视觉表象来进行的,观看示范动作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视觉的活动,形成对所学动作的视觉表象,然后把所获得的视觉表象与相应的动觉神经冲动联系起来。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初级阶段,学生掌握动作主要是借助于视觉表象来控制、调节的,视觉表象越清晰、正确,就越能有效的完成练习。因此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视觉表象是形成运动技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2)要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视觉表象就需要人的注意力指向和集中在动作上,这样,大脑皮层才能形成相应区域的优势兴奋中心,以获得最鲜明、最清晰的反映。但是人的注意在同时间内不可能同时指向和集中到许多方面,尤其在学新动作时,学生注意的范围更为狭窄,知觉的准确性比较低,所以更不容易觉察教师示范动作的全部细节。分解教学法的目的之一,就是便于学生的注意能指向和集中到所学的动作上,形成清晰而正确的视觉表象。 (3)要形成运动技能,除形成视觉表象外,还应促使动作表象达到明确化的程度,使视觉表象和动作表象结合起来。分解后的简单动作就容易完成这种结合,即视觉神经兴奋中心和动觉神经兴奋中心容易形成通路。另外,分解练习也有助于学生知觉的分化(即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完成动作的准确程度和错误的姿势),因为这样注意力容易集中,便于促进动作表象的明确化,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运动表象。 3武术中分解教学法的应用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及训练格斗技能的体育运动项目。武术教学内容的动作数量多、路线复杂且方向多变,还要注意手、眼、身、步法等多种要素的配合。学生掌握一个动作的好与坏,关键在于对动作技术的掌握情况,武术动作技术要求很高,好的技术动作直接影响到学生武术学习掌握,所以应用分解教学法进行教学十分有利。在武术的教学中不断运用分解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简化动作的过程,缩短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时间,提高学生学习信心,总结一下它主要适用于以下六个方面的武术动作技术。下面将充分运用分解教学法的多层次性,以及它符合心理学表象形成规律的特征,通过分部分解法、分段分解法、分化分解法的综合运用加以说明。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