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深水、高压条件下对炸药准爆性能的影响。药包在深水条件下,抗水性、抗压性、内部构造都会发生变化,甚至可能造成无法起爆。为此,在炸药的选择上,考虑到震源药柱的有毒成分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确定乳化炸药为首选,鉴于该种炸药在目前国内水深40m以上的深水爆破工程案例较少,决定加大起爆能,采用导爆索折叠加工而成的起爆头代替雷管起爆药包。在工程实践中,本项目没有出现乳化炸药拒爆的现象,证明在水深45m以内的条件下,乳化炸药仍是基床爆夯领域的“一哥”。
7深水裸露爆破有害效应的控制及探索
水下爆破有害效应主要有冲击波、爆破振动和个别飞散物。在深水、裸露爆破条件下,以爆破振动及水中冲击波两种有害效应的影响最大。
(1)爆破振动影响。在距离爆破地点500m以内的陆上敏感目标、各种建、构筑物是爆破振动有害效应的主要受害者,爆破振动容易造成项目所在地陆上危旧民房墙体开裂,随着一次起爆药量的加大,甚至危害范围可能达到1000m以上敏感目标及建、构筑物,因此在施工中采用了毫秒微差延时起爆技术、降低一次起爆药量、降低最大单段药量、保护目标近体防护等措施减缓爆破振动有害效应的影响。
爆破振动安全距离公式:
(2)水中冲击波影响。目前世界各国对水中冲击波均采用库尔的经验公式计算,即:式中:
水中冲击波对施工船舶、过往船只、水下人员等移动目标的影响均可通过事先张贴爆破告示、广播公告、警戒船舶驱离等措施避开有害效应。
对于周边水产养殖区等相对固定目标,特别是黄花鱼等高度敏感养殖渔类(根据实践经验,黄花鱼对水中冲击波的承受压力极值为50kPa左右。)必须采用小药量、多段位起爆特殊处理。根据水下基床爆夯项目所做的专项试验研究,一次起爆药量48kg,分成三个段位,对距离爆破点1.75km处水域造成的压力峰值为11.34kPa,对距离爆破点2.1km处水域造成的压力峰值为9.21kPa。所以,考虑安全系数,对于爆破地点周边存在黄花鱼等高度敏感养殖渔类的项目,养殖区应搬迁至2km以外,且采用小药量、多段位起爆才能保证安全。
参考文献:
[1]工程爆破理论与技术[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2]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S204-2008[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