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生态的批判 我们当下的影视作品能否面对中国广袤的“土地”?首先有这样勇气和意识的导演非常之少,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乡村影视作品少的原因之一。其次,就少数作品来看,能够以理性的姿态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生态进行批判的,韩杰这部影片是优秀的代表。影片中的这一北方乡村“望都村”,凭借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要大兴煤矿,借此机会,还要开发房地产,幸福的生活就像村里流动的广播喇叭那样被喊出来——“独具匠心的板型设计,将给您带来别墅式的享受”,“对人的体贴关爱,对人格的塑造,对人居空间的扩展,幸福生活在不经意间流淌”——喊进了老百姓的心里,他们心甘情愿地搬离自己的土地。“现代化”在乡村人的意识里,就是过上住楼房的“好日子”,不用在土地上摸爬滚打,不用再靠天吃饭,可是他们没有想到更为遥远的将来,没有了土地他们做什么呢?这种即将消失的村庄,代表的不仅仅是现实中的村庄共同体的消失,更是现代文化对乡村文化的霸权。面对巨大的城乡差距,在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现代价值理性的前提下,乡村世界受到了这种消费的、趋利的、拜金的商品化意识的侵蚀和破坏,乡村人的文化心理也遭到了冲击,乡村文化传统中的重义轻利观念不断瓦解,与此相应的人性中的恶就彰显出来。 在这一大潮中,树先生却选择留下,他不愿离开土地,在煤矿出事,矿工小庄死了以后,树先生意外地通灵了。他预言村里要停水,并郑重其事地找村长商量解决的办法,这一略显滑稽的剧情,显示了黑色幽默所带给我们的强烈的反讽效果。就这样顺理成章的,独自住在老房子里的树先生成为一个能掐会算的大人物,诸多有头脸的人物都来找树哥掐算,树哥成功地出现在瑞阳矿业剪彩仪式上,并担任剪彩嘉宾。导演以这种荒诞的反讽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于现代化进程的批判性思考。在追赶现代化的征途上,乡村世界出现了价值上的混乱,乡村传统崇高和谐的道德关系,在以消费为主导的现代文明冲击下,很快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现实的实用主义的盛行。这种以物质性、欲望性、实用性为特点的价值观念与传统小农的利己主义相结合,从而使以血缘、亲缘关系为基础的情感化的人际关系逐渐转变为以理性化、利益化为基础的人际关系。树先生的成功正说明了这一点。 三、对个体人的存在的反思 启蒙与艺术的结缘就在于它们对于“人”本身的发现与尊重,对于“人”的探讨与解剖,在这一意义上,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承载启蒙的价值规范,应该展现出它对“人”这一生命个体的理解与剖析。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因为他展现了人类的共性,更因为他刻画了阿Q这一个独特的中国乡村农民的生命图景。同样,《Hello!树先生》以一种相对夸张、极端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北方乡村社会中离开土地而又无依无靠的留守青年的生命状态,并对其存在进行了反思。导演在呼唤我们尊重、同情树先生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树先生身上的劣根性;在让我们反思劣根性的同时,又使我们反思这个时代、这个社会。 树先生原本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哥哥未死之前,他以哥哥为榜样,上学的时候学习也不错,但是树先生是不幸的,他没能抵挡住亲情的缺失、家庭的贫困带给他的灰暗。他辍学在家,到处游荡,时而打杂,干点儿零活,在修理厂修车时还不小心把眼睛弄伤。他破衣烂衫、蓬头垢面,很受用村里人尊称他“树哥”,这些小小的得意心理得到满足时,他就有点儿自大起来。当碰到像二猪这样的人物时,他又缩回自己的世界里。当他得知一块儿长大的好兄弟已经进城自己办学校当了校长以后,树先生那一脸艳羡、悲屈而又无奈的表情将他不幸的人生全部囊括进去。即使是这样,树先生并没有立即被悲惨的命运所打倒,他还有理想、有追求。他喜欢上了哑女张小梅,并为了她进城去打工。他戴上眼镜、带着礼物去拜访小梅的父母,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打动了小梅。他向小梅求婚,并直言:“就把你的命运交给我吧。”树先生是浪漫的,又是一个敢担当的男人,他虽然没有大本事,但是对于一个哑女来说,小梅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能够有一个爱他的男人给她温暖和依靠,她就是幸福的。就在人生最重要的结婚时刻,树先生因为自己“要面子”,跟弟弟发起火来,偏偏跟他没有手足之情的弟弟并不给他面子,没有把树先生想要的婚车开来,两个人扭打在一起,致使家里发生了火灾,树先生也因此出现了精神问题,从幸福的顶端一下子跌落到不幸的谷底。导演以这样跨度巨大的戏剧性的情节让我们体验到一个自负的穷人的下场,仿佛树先生不配要面子、不配拥有幸福的生活。然而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面子”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乡村的伦理文化对于一个人的影响究竟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从树先生身上我们一目了然。 树先生在自己挨村霸打以后曾说过“活着没意思”,权势对他的欺压他无以反抗;进城给好兄弟打工,最后因为好兄弟有婚外情被发现,树先生觉得城市也并非那么美好,他也无力应对城市的纷繁人世;当他得到爱人,就要幸福地生活下去时,他又将自己的幸福葬送在了“面子”手里,小小内心的一点儿私欲就可以轻易地毁掉一个穷人的生活,这就是当下中国乡村的残酷现实。 树先生无处可逃,明晃晃地一个人住在老屋里,通灵以后,他的人生才有了新的起色,他又能找到一点儿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了。他开始思考一些重大的问题,比如开发月球之类,这一明显的嘲讽笔调,显示出导演的无奈,处于当下的社会现实导演也无处安放树先生的人生,只好借用鲁迅先生的曲笔给树先生一个活路,给树先生以自由。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