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电影《司岗里》:佤族文化的镜像表达(3)

时间:2013-09-19 08:48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卿雪华 点击:
作为一部宣传佤族文化的佤族音乐数字电影,影片《司岗里》展示的佤族民歌及舞蹈是非常丰富的。片中展示的歌曲有:歌唱佤族历史起源的司岗里歌、拉木鼓歌、劳动歌、爱情歌、悼念歌及念经的背景音乐等,共有十多处。

  作为一部宣传佤族文化的佤族音乐数字电影,影片《司岗里》展示的佤族民歌及舞蹈是非常丰富的。片中展示的歌曲有:歌唱佤族历史起源的“司岗里歌”、拉木鼓歌、劳动歌、爱情歌、悼念歌及念经的背景音乐等,共有十多处。同时影片也呈现了佤族的独特乐器:独弦琴、木鼓、小三弦、佤笛(ve)等。而伴随着音乐歌曲也展示出佤族绚丽多姿的舞蹈:打歌、蜂桶鼓舞、狩猎取火舞、舂碓舞、甩发舞、木鼓舞等,其中有男女集体舞,也有独舞。歌曲悠扬动听,舞蹈粗犷奔放。佤族人民用自己的歌舞艺术作品来反映其社会风貌、生活习俗、心理气质、宗教信仰及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并用歌舞来表达他们的追求、愿望和理想,把内心世界里的喜、怒、哀、乐充分地展示了出来。
  四、结语
  民族文化符号连接着该民族的精神世界,也是民族电影拍摄的重要基础。在这个文化全球化时代,电影的民族身份表达与观众对本土电影的文化认同,应该是电影人关注的焦点。在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电影《司岗里》应时而出,多方位地展现了佤族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不仅深化了佤族同胞的民族认同,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普遍认可,使大家进一步领略感受了佤族文化的独特韵味。
  [参考文献]
  [1]胡智锋.影视文化论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33-34.
  [2]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佤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3]赵富荣.中国佤族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