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均有较大幅增长,其中东部发达地区增长最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最快,但经济发展的成就并未在东西部之间平均分配,中国的总体收入差距在30年间的增长速度也是最快。中国经济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高速发达,西部、内地欠发达的现象。中国统计年鉴显示:随着整体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差距逐年扩大,因此也导致东西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我国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特别反映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扩大上。2000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5.39倍,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6.07倍。国外有关居民收入不平等的研究偏向于借助有关系数,具体量化分析区域收入差异。DavidGray,和JeffreyA.Mills研究发现,加拿大的各省份在家庭收入不平等方面呈现出不同趋势,省内家庭收入差异显著,省间差异则不显著。国内相关研究多是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少数研究东西部差距的文章侧重于对东西部差距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难以定量检验或分析东西部差距程度。林凌、刘世庆研究发现国土面积越大,地区发展越不平衡,地区差距扩大的时间持续越长。国际经验还表明,地区差距从扩大到缩小,要经过三个阶段:扩大阶段、稳定阶段和缩小阶段。本文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从东西部各省的近12年发展状况出发,对相关箱线图等进行描述分析,用非参数统计的思想及方法,对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细致深入地分析。最后建立了收入差距与时间的回归方程,并进行了回归诊断,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与建议,更具科学性。 二、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数据收集 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为研究东西部经济地区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上收集了2002~2011年东西部地区各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这里东、西部的划分,按照国家统计局2004年公布的划分标准,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四川、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重庆(重庆设为直辖市之后资料单独计算,这里作为独立省份研究)12个省。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根据已有数据,分别作出东、西部各省近十年来,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的箱线图。 图1东部居民收入箱线图图2西居民收入直方图 从按年各省份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布的箱线图可知,随着年份的增加,东西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东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6年以后呈左偏分布;西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8年以前的右偏分布逐渐变为左偏分布。此外,东部地区的箱线图细长,表明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较大;西部地区的箱线图由初始的矮粗形态变为细长形态,表明西部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在2006年以前较小,整体上各省居民可支配收入较均衡,自2007年起,各省收入差异开始变大,即西部各省收入不平等趋势有所加强。 三、非参数检验与分析 实际分析问题时,往往不知道总体分布的函数形式,参数统计方法便不适用,而非参数统计则不依赖总体分布具体形式的统计方法,尽量从数据(或样本)本身获得所需要的信息,通过估计而获得分布的结构,并逐步建立对事物的数学描述和统计模型。本文主要运用了非参数统计的wilcox秩和检验、kruskal检验和bootstrap技术。 (一)对东西部居民收入的wilcox秩和检验 Wilcox秩和检验是从两个不同的总体中分别获得两个随机样本,以推断两总体分布位置是否存在差异的非参数检验方法。wilcox秩和检验和t检验是用于检验两独立样本定量资料的常用方法,在不知道总体分布的情况下,本文适用于wilcox秩和检验。 1.对东西部各省整体的秩和检验。待检验问题为:H0:μ1 =μ1,H1:μ1≠μ2。秩和检验结果显示p=4.211e-10,远小于0.05,即拒绝零假设,认为东西部各省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显著差异。 2.对东西部居民收入平均水平的检验。待检验问题为: ■。检验结果显示p=0.01715,小于0.05,拒绝原假设,认为东部居民收入高于西部的。 (二)东西地区各省具体分析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