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美日篇。为刺激经济复苏,美欧日发达经济体实施极度宽松货币政策。自2008年12月以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历史最低水平,并声称中期维持低利率政策不变。欧洲央行出于抑制通胀需要,2011年两次加息,将基准利率由1%上调至1.5%,但欧债危机的加剧及经济的下行迫使欧洲央行连续降息,将基准利率降至0.75%这一欧元诞生以来的最低水平。日本是最早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发达国家,自 1998年以来,央行基准利率一直维持在0~0.5%,2010年10月更是直接将基准利率降至零,并持续至目前。美联储连续推出 QE3和QE4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对实体经济作用有限。其量化宽松政策增加了基础货币的供给,为银行业和金融市场注入了充足的流动性,却并未流入实体经济,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美国暂时避开财政悬崖,经济复苏有望缓解财政压力。世界不需要为美国财政悬崖过分担心。欧元制度缺陷有所弥补,欧元短期无崩溃之忧。欧元区机制缺陷在2012年有所弥补,但统一货币与独立财政间的根本性矛盾仍无法解决。在债务危机压力下,“欧洲稳定机制”(ESM)提前运行,“财政契约”生效,并就欧洲银行业统一监管达成一致,但这仍不足以使欧元区摆脱危机。尽管欧元区采取了紧缩财政措施,但几乎所有国家债务比例仍呈上升趋势,尚未迎来下滑“拐点”,这意味着欧洲的债务负担将越来越重。日本今年前两个季度实行以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安倍经济学”,货币汇率大幅下挫,但是由于其资金大都流入虚拟经济领域,未能实际的推动实体经济的进步。日本政府债务余额与GDP的比例在2012财年末高达236%,扣除金融资产后的净债务余额与GDP的比例也高达135%,均位居发达国家之首。这种高债务率之所以还没有引发更为严重的危机,是因为日本政府债务循环得到了来自于本国央行最大限度的支持,且政府债务大部分由国内投资者所持有,这使得日债不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持续的经济低迷使日本的通胀压力很低,这为日本央行长期维持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从长远来看这种政策是不可行的,一方面容易引起本国内的通胀;二是在全球经济中引发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2)金砖国家篇。金砖国家第五次峰会2013年3月26、27日在南非德班召开,讨论成立开发银行、工商理事会等此次峰会的重点议题,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中国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与巴西财政部和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财经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金砖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将促进五国在经贸方面的合作,为提高五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发言权提供影响,也不可避免的挑战西方国家经济体在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3)金融形势小结。总之,在欧债危机未彻底化解前,国际金融市场仍存在动荡风险。受避险情绪影响,美元资产仍将受到追捧,美国股市依然会有较佳表现。日本经济短期内增速明显,后续发展不足。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努力加强金融合作成立开发银行,不仅对自身金融安全发展有利,对世界金融更合理发展也是有利的,但其成立还处在初步谈判阶段,逐步完善还有一段重要的路要走。 三、中国经济前景展望 欧美分别是我国的第一大、第二大贸易伙伴,但近来中欧、中美之间经济贸易摩擦不断。欧美不断展开对中国产商品以及工业制成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通过设置种种的贸易壁垒,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在当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形势下,对整个世界的稳定发展是不利的。不过也有令人欣喜的地方。2013年7月正式成立的中瑞自贸区必将带动中欧经济交流的热潮,这种带动作用对双方来说无疑是双赢的。中国重视金砖国家组织的作用,积极支持建设金砖国家组织的内部体系,打造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进步的金融体系;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努力开拓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首次出访就来到非洲,6月初习近平出访中美洲三国(墨西哥为迷雾国家),体现中国经济发展海外市场的新思路。外贸市场的扩大对由于欧美国家消费需求不足而导致我国外需不足的窘境也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不仅有利于各出口企业的生存,也为整个社会的国内需求提供动力。 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各国将为各自的经济发展目标努力。在大背景之下,中国经济放缓下行也不可避免,但其维持7%~8%的经济增长率的发展目标仍是可以实现的。中国的强劲增长不仅对维持本国社会稳定有利,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发展也会起到火车头的带动作用。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