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机肥产业已经步入大发展的起步阶段,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发展有机肥产业上,我省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破解:一是运输成本高,有机肥在铁路运输上不享受化肥优惠运价,导致有机肥运输成本偏高,缺乏价格竞争力;二是有机肥生产成本较高,虽然从08年6月份起国家对商品有机肥企业实行免征增值税的政策,但受加工工艺影响,有机肥生产成本仍比化肥高15~30%。在复混肥方面,国家和省里还没有相应的补贴措施,也制约了有机肥企业的大规模发展;三是受耕种习惯和价格因素影响(有机肥价格平均比化肥高15%以上),农民对施用有机肥认识不足,阻碍了有机肥的全面推广使用;四是有机肥产品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目前,农业部的行业标准还不能覆盖所有的有机肥产品,不同原料生产的有机肥还没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同时,地方政府对有机肥市场的监管也比较薄弱,影响了有机肥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五是推广渠道不畅通,没有真正建立起一整套的有机肥生产、推广、技术服务和指导体系;六是促进有机肥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政策还不完善,缺少强有力的推进措施。 四、加快推进我省有机肥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省发展有机肥产业既有现实需求,又有产业基础;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价值,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已经具备了形成产业规模、加快发展的内外环境,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重点推进。 1、搞好规划布局,加大对上争取,建设国家级有机肥产业基地。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优质农业肥料的发展,将有机肥列为“十二五”重点扶持发展的肥料产业之一,我省要积极抢抓这一战略机遇,争取政策倾斜,努力构建国家级有机肥产业基地。 一要搞好规划设计。要依托我省资源禀赋、农业布局和物流区带,制定好黑龙江有机肥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规划重点项目,完善政策措施。要强化分区布局,建议立足两大平原农业开发区,重点建设哈大齐、绥黑、鹤牡三大有机肥产业带,加速形成产业规模。要打造产业龙头,依托原料产地,强化政策扶持,积极引进战略投资,优先培育发展一批企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二要加大争取力度。在搞好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我省要积极向国家提建议、争政策、求支持,全面提升农业综合产出能力。要建议国家批准建设国家级黑龙江有机肥产业基地,扶壮产业规模,形成支撑东三省、辐射京津冀蒙的有机肥生产基地。要建议国家实施“黑土地有机质提升工程”,在我省全面普及和提高“肥补”政策,构建长期、稳定、有效的养分投入和耕地修复机制,扭转农民“种地不养地”、耕地质量退化的现象。 三要加强组织推进。发展有机肥产业、改善土壤环境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建议省里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明确牵头部门,加强宏观指导,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尽快修订《黑龙江省耕地保养条例》,将耕地质量变化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及主要领导实绩考核范围,提高各级干部对保护土壤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把有机肥产业纳入到全省重点产业项目发展规划,加以重点推进和组织实施。 2、出台优惠政策,强化扶持服务,推进有机肥产业的全面发展。虽然发展有机肥产业意义重大,优势明显,前景看好,但受传统思维和短期利益影响,全面推进还有很大困难,还需要靠宏观政策来强力扶持推进。 一要给予资金补贴。农业是黑龙江发展的命脉,增加有机肥投入,稳固农业基础地位意义重大。我省要高度重视有机肥产业的发展,切实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要建立有机肥产业发展基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扶持产业发展和有机肥施用大户的补贴。要建立资金奖励机制,对于有机肥产业发展好、有机肥投入率高、土壤有机质提升快的县市、农场、种植大户给予资金奖励,以奖代投。要建立企业扶持资金,对投资大、牵动力强、发展快的有机肥生产企业,在贷款贴息、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等方面给予资金补助,促进有机肥产业快速发展、土壤有机质快速提升。 二要实行政府采购。注重发挥宏观政策的牵动效应。对于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垦系统,要先行先动,以点带面,逐步铺开,争取利用3至5年时间,系统内所有耕地全部施用有机肥或高品质有机无机复混肥。对于普通县市,要以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主体,利用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资金,采取政府集中采购或农民先购后补的方式,集中推进有机肥施用。对于农科院、农业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建设的农业科技园区或自有基地,要逐步普及推广有机肥料,促进土壤地力快速提升,发挥应有的示范带动效应。 三要强化部门服务。进一步发挥部门作用,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产业发展格局。农委及农技推广部门,要利用测土配方施肥体系,搞好有机肥技术服务和田间宣传指导;发改、环保、农业等部门,在搞好规划设计的同时,要加大国家资金的争取力度,不断为有机肥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撑;交通运输部门要开通绿色通道,减免有机肥生产原料和产成品的高速公路运输费用,促进产业发展;工商、质监、农委、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杜绝假冒伪劣有机肥流入市场;畜牧、供销等部门要做好原料协调、供求衔接和产品推广、销售。 3、完善产业链条,配套相关环节,加速构建产业龙头和发展集群。有机肥产业的发展,要从培育有机肥龙头企业入手,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要根据市场需要,适时推出新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形成品牌效应;要注重科技研发,加速成果转化,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要打造产业集群。按照构建产业集群、形成产业规模的思路,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迅速强壮一批有机肥产业龙头,形成产业规模,提升龙头示范引带作用。要鼓励有实力的有机肥企业不断孵化,做大做强,对黑龙江大禾农业有限公司等实力雄厚的有机肥企业,要强化服务引导,鼓励其多建分厂,扩大产能,增强市场份额。要引导化肥企业转型升级,对效益较差、市场份额不大的化肥生产企业,通过科技研发与技术改良,转型成为有机肥生产企业。 二要抓好行业管理。有机肥产业属于新兴产业,产品类型多,肥料加工工艺各异,目前还没有完备的产业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产业的健康、有序、良性发展。我省要立足省情实际,抓紧研究和制定有机肥产业的投资指导目录,进一步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有机肥产业。要加强产业控制和规划布局,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政策,避免调控缺位、一哄而上、盲目建设以及有机肥企业互相争原料现象的发生。要根据我省自然条件和农业耕作实际,尽早制订有机肥养分含量标准、含水标准、造粒标准、微生物含量标准等,明确产品技术规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三要强化科技支撑。继续加大优质肥料的研发和技术引进力度,在支持省内大专院校搞好有机肥、微生物肥、氨基酸肥等新型高效肥料研发的同时,鼓励企业通过自建研发基地的形式,搞好技术引进和创新转化,全面提高我省有机肥生产的技术水平。继续做好农业废弃物、农副产品加工废弃物、城市生活废弃物、污水污泥等有机废弃物的转化提取技术研发。加大有机肥翻抛机、烘干机、造粒机等有机肥生产设备的生产、制造和研发。 4、加强宣传引导,做好试点示范,形成政企农共参同建的发展局面。尽管有机肥在保障农业安全、提高作物品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具有很大作用,但毕竟还是新兴产业,要想迅速发展壮大,得到广大农民认可,还需要长期的过程,需要各级部门特别是基层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强力组织推进实施。 一要加强宣传引导。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施用有机肥料的好处,使更多人了解有机肥在提升土壤地力、保障农业安全、增加农业效益中的重要作用。要借助国家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发放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的契机,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耕地用养结合的重大意义,让农民知道长期超量或盲目使用化肥的害处,传授农民鉴别有机肥料的办法。要加大会展宣传力度,通过哈洽会、绿博会、田间博览会等平台,宣传有机肥产品、有机农产品,为有机肥推广和使用营造良好氛围。 二要做好典型示范。目前,有机肥发展仍面临提高农民认识、拓宽市场份额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大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扩大影响,逐步铺开。要鼓励黑龙江大禾农业有限公司、齐齐哈尔田雨绿色农业公司等大型有机肥企业,通过赊销有机肥、订单收购农产品等方式,推进有机肥施用。要加强田间宣传博览和示范推介,定期组织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到有机肥生产企业、有机肥施用地块参观学习,通过观察对比,提高大家对施用有机肥的认识,以此来推动有机肥产业大发展、快发展。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