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料(包括有机无机复混肥、微生物肥等有机类肥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肥源,也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核心环节之一。近年来,我省有机肥需求呈大幅上升趋势,但由于产业发展滞后,目前主要依靠从省外购进,不仅价格相对较高,而且质量良莠不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抓住国家加快有机肥料发展的重大机遇,做大做强有机肥产业,不仅是我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现实需求,也是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构建农村新经济增长点、保持我省农业发展优势的根本所在。 一、我省发展有机肥产业优势明显、意义重大 发展有机肥产业、增加有机肥投入,不仅可以培肥地力,提高作物品质,增加种植效益,保障农业安全,而且可以大量消耗有机废弃物,减少面源污染,促进节能减排,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和产业链条。 1、发展有机肥产业,增加有机肥投入,有利于遏制耕地质量退化。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长期单一施用化肥,忽视有机肥、农家肥投入,土壤质量退化严重。据统计,2010年全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比“二普”时(1978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下降48.4%,0~20cm耕层土壤全氮含量减少15%、有效磷增加190%、速效钾下降33%,土壤缺氮、富磷、贫钾问题日益突出,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犁底层上移、施肥效益递减现象逐年加剧。相对化肥而言,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氨基酸、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施用有机肥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土壤肥力,提高保水、保肥、保温和透气效果,增强作物抗病能力,而且可将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营养元素,实现有机质循环利用、有效补充、占补平衡,保持土壤长效地力。 2、增施有机肥料,打造有机品牌,有利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调研的江苏、山东等地看,施用有机肥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口感色泽好,营养丰富,市场销路好,价格比普通农产品高20%以上。我省拜泉县合心农业合作社施用黑龙江大禾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叶牌”氨基酸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亩产水稻580公斤,高于单施化肥地块80公斤;水稻颗粒饱满,品质优良,每公斤售价比普通水稻高0.5元,亩纯增收入538元。同时,有机肥生产还可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使畜禽粪便和秸秆变废为宝。据测算,每生产100万吨有机肥,可消耗秸秆20~30万吨、畜禽粪便200万吨,按照每吨秸秆100~150元、粪便150~200元计算,可增加农民收入3.2~4.5亿元。 3、发展有机肥产业,控制化肥施用,有利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不仅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群落受到破坏,而且病虫害增多、作物品质下降。据统计,我省亩均施用化肥量已由60年代的5公斤增加到25公斤。化肥持续超量施用,导致农产品中无机物残留增多,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同时,我省化肥肥效利用率偏低,仅为3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低15个百分点。而增施有机肥或复混肥,能够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有害物质残留和农业面源污染。如:黑龙江大禾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氨基酸复混肥,由豆粕(或菜粕)经高效氨基酸菌种发酵而成,有机质含量20%、氨基酸8%、氮磷钾速效养分20~28%,富含钙、镁、锌等中微量元素。通过在拜泉县、友谊农场等地试验示范,不仅起到耕暄土壤、增强地力、提高产量和产品品质的作用,而且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氮磷钾利用率平均提高45%~55%),大量减少了化肥和农药投入,降低了无机物残留。 4、发展有机肥产业,壮大行业规模,有利于构建新的产业体系。我国是农业大国,年需化肥6000多万吨。随着化肥负效应逐步显现,将为发展有机肥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全国来看,有机肥用量若能占总施肥量的20%,市场需求将达到1200万吨/年,且随着农民施肥意识逐渐转变,有机肥需求还会持续增长。从省内情况看,未来10年内,有机肥需求将达到200~300万吨/年,步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同时,有机肥产业属于带动型产业,可以连通种植业、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辐射物流运输、机械制造、农业服务业等,产业关联度高,引带作用强,易于形成带动效应。按产业关联度计算,每生产施用100万吨有机肥,可带动上下游产业增加产值10亿元以上。 5、发展有机肥产业,消化有机废弃物,有利于改善环境节能减排。发展有机肥产业,实现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可以大量消耗畜禽粪便、秸秆以及城市垃圾、污泥等有机废弃物,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废弃物污染问题。同时,全面推广有机肥料,还能起到很好的节能减排作用,实现低碳发展。化肥产业是典型的高耗能产业,煤炭、矿石、电力资源的消耗非常大,远远大于生产有机肥所耗费的能源量。同时,化肥生产排放的CO2、SO2也远大于有机肥排放。 二、我省有机肥产业发展现状及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从我省情况来看,目前有机肥产业已经破题,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战略投资进入的趋势比较明显,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第一,我省有机肥产业尚处于方兴未艾的起步阶段,与发达地区比还有一定差距。目前,我省有机肥产业还处于工厂化生产的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小,市场影响力弱,总体发展质量仍然不高。据统计,我省已建成的规模化有机肥加工企业仅有10户,1~4月份实现主营收入2.8亿元。无论生产规模还是市场份额都与农业第一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而且跟山东、河南、辽宁等省份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山东、河南、辽宁有机肥生产企业已经分别发展到86户、26户、47户,处于产业领先位置。(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第二,有机肥需求呈逐年递增趋势,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安全,不断加大对土壤有机质提升的补贴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有机肥料的发展。同时,随着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价格不断攀升,农业施肥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有机肥施用比例逐年提高。据统计,我省目前约有100多万公顷土地施用有机肥或复混肥,年施用量约60万吨,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增多的趋势十分明显。同时,随着土地规模经营,优质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农业施肥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很多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都对有机肥料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未来有机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第三,从有机肥供应渠道看,省外肥料占比较大,我省自给能力明显不足。据调查,目前我省施用的有机肥料70%以上都是从山东、辽宁、内蒙等省份外购,不但产品价格比地产有机肥高5%~10%,而且有机质含量、肥力肥效也存在很大差别,很多肥料并不适宜我省土壤情况及作物生长。 三、我省有机肥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当前,有机肥产业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无论国家支持力度,还是产业成熟度;无论市场需求,还是发展前景,都达到历史最好时期。 1、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安全,为发展有机肥产业创造了难得机遇。对有机肥产业发展,国家历来十分重视。继2005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后,2008年又对生产有机肥产品的企业实行税费减免政策。在国家“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中,也将有机肥纳入重点扶持发展的肥料品种之一。今年6月份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2012年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大对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肥田作物等的补贴力度。不仅如此,国家相继启动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对农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也为发展有机肥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我省实施产业项目建设,为发展有机肥产业搭建了发展平台。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深度实施产业项目建设,全省上下迅速形成了加快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的大好势头。有机肥产业属于广谱型、带动型产业,适合绝大多数县市引资建设。总的来看,当前我省优良的发展环境、浓厚的项目建设氛围、宽松的招商引资政策,为发展有机肥产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各地相继建成的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科技园区,为包括有机肥在内的产业项目建设搭建了承载平台。同时,土地规模流转、农村合作社经营、场县院县共建,也为发展有机肥产业、大面积推广有机肥料起到了助推作用。 3、我省富集的有机质资源,为发展有机肥产业提供了原料保障。我省有机质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全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约为6000万吨,除去农村炊事、采暖及牲畜饲料,剩余秸秆含养分总量84.9万吨,其中氮37.5万吨、磷4.5万吨、钾42.9万吨;畜牧业年产畜禽粪便近6000万吨,含养分总量68万吨,其中氮25.3万吨、磷18.3万吨、钾24.4万吨及大量有机质与微量元素;农产品加工下脚料、城市垃圾及酿造业废料废渣(主要包括豆菜饼、酒糟、玉米芯、蔬菜加工下脚料、制糖废料、园林落叶及修剪物、城市垃圾等)总量达2400万吨,含养分总量204万吨,其中氮120万吨、磷48万吨、钾36万吨及大量有机质与微量元素。随着经济发展,这些有机质资源的产量将逐渐增加,完全能够满足有机肥产业的原料供应。 4、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发展有机肥产业吸引了战略投资。有机肥产业经济效益较好,发展前景广阔,很多战略投资已经逐渐转向有机肥料的生产。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在环太湖周边陆续建成8家有机肥加工厂,年处理有机废弃物200余万吨。目前,我省已建成规模化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加工企业10户,中小型有机肥生产企业百余家,这些企业无论整体规模、技术研发能力,还是产品性能、产业带动作用都已十分成熟。如:黑龙江大禾农业有限公司是联合国国际绿色产业协会理事单位、国际绿色环保有机肥生产示范企业,项目总投资2.4亿元,年产氨基酸生物有机肥30万吨,产值10亿元。
5、微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发展有机肥产业开辟了崭新领域。微生物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氧化发酵技术,在短时期内将作物秸秆分解,形成天然的高营养有机肥料,不仅可以全面增强土壤肥力,防治各种作物病虫害发生,而且可以有效解决作物秸秆、畜禽粪便丢弃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黑龙江大禾农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有机物料腐熟剂,能迅速将秸秆中的碳、氮、磷、钾、硫等元素分解矿化,形成简单有机物,成为作物可吸收的营养成分,可减少化肥使用量30~50%,控制氮、磷等养分流失,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同时,还可消除秸秆堆料中的病虫害菌以及杂草种子,达到以地养地、改良土壤、改善环境的效果。目前,该公司已连续三年在拜泉县推广微生物促进秸秆快速还田试验示范工程,累计推广面积5万亩。今年在友谊农场示范推广了1万亩,均取得了较好效果。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