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实验导学法在“导体和绝缘体”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3-09-17 10:05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繆海波 点击:
导体和绝缘体是苏科版阅读材料的内容,是初中非重点电学内容。对一堂较普通的知识应用课,教师如采用照本宣读,一讲到底,或让学生自己读,不仅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而且教学效果也较差。 笔者根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实验导学为主要教学方法,
  “导体和绝缘体”是苏科版阅读材料的内容,是初中非重点电学内容。对一堂较普通的知识应用课,教师如采用照本宣读,一讲到底,或让学生自己读,不仅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而且教学效果也较差。
  笔者根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实验导学为主要教学方法,采用提问、实验、观察、思考、讨论、总结等一系列课堂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下面介绍本课教学的一些做法。
  1悬问征解引入概念
  提出问题:①成书于公元490年的《五行志》中记有,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遭到雷击时,涂在佛面上的金粉被烧,但干燥的木窗却安然无恙。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的《神奇篇》中更具体地记述了一次雷击情况:屋内镶银的漆器遭雷击时,银全部熔化流淌在地面,而漆器却没有被烧焦;一把钢质坚硬的宝刀熔化为钢水,但涂了漆的刀鞘仍保持原样。金、银、铁与干燥的木材、油漆等物质在导电性上各有什么不同呢?②出示电线,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为什么电线的线芯要用铜丝,而外面要包一层塑料或橡胶呢?
  生动的故事、具体的实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了探索的兴趣。
  2分组实验弄清概念
  (1)投影幻灯片,出示实验电路图并交待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
  (2)由学生依次将金属丝、铅笔芯、棉花线、塑料线、玻璃棒、橡胶棒、瓷棒等接到A、B之间,观察灯泡亮暗情况,如图1所示。
  (3)由学生先后将酒精、蒸馏水倒入玻璃杯中,然后将两块铜片A、B分别插入其中,如图2所示,观察灯泡是否发亮。再在蒸馏水里慢慢撒入食盐并搅拌,观察灯泡亮暗情况。
  (4)由学生回答实验结论。
  依次把金属丝、铅笔芯(碳棒)、盐水溶液接在A、B之间,可以看到灯泡发出明亮的光,这表明金属丝、钢笔芯、盐水溶液能很好地导电。
  依次把棉线、塑料线、玻璃棒、瓷棒、蒸馏水(纯水)、酒精接入A、B之间,电灯不亮,表明这些物质不容易导电。
  从而通过实验导出课题: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5)学生思考、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归纳补充,常见的导体还有:大地、人体、水银;常见绝缘体还有:丝绸、瓷器、油漆等。
  (6)教师解释保林寺遭雷击出现的一些奇特现象的原因,并指出有关人们对物体导电性质的认识,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充分说明对物体导电性质认识的,最早是古代中国人。
  3应用知识活化概念
  导体和绝缘体有何用途?让学生阅读课文有关段落并点播投影幻灯片,出示4个思考题。
  板书:(二)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
  (1)为什么螺丝刀等电工工具的把手是木头或塑料制成的?
  (2)能不能用铁制的钳子进行带电作业?若不行,应如何改装?
  (3)为什么电线的线芯是金属丝,外面还要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皮呢?
  (4)说出灯泡上哪些部分是导体,哪些部分是绝缘体。
  学生回答后由教师归纳补充,无论输电线路和用电器的构造如何复杂,但归根到底都是由导体和绝缘体这两种基本材料组成的。如果都是绝缘体,就不可能形成电路。
  教师进一步提问:在通常情况下,玻璃是较好的绝缘体,但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这样的呢?也就是说,导体和绝缘体有没有绝对的界限?
  4演示实验深化概念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