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革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最大限度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必须改进党组织的设置形式,突出多样化,提高能动性。当前,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从宏观上要实现"两个转变":由过去仅由组织单方确定,转变为由党员自主选择与组织统筹安排相结合来划分党组织;由过去按照党员居住地划分党组织,转变为按照党员从事的产业与居住地相结合来划分党组织,以形成动态调整、纵向整合、横向联合、农村全覆盖的新格局。为了适应撤乡并镇和撤村并组的实际需要,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以及共同发展的目标,可实行村企、村村、村居之间等联合组建党组织。一是采用村企联建模式。即将乡镇或村集体骨干企业的党组织与行政村党组织合并联建,由企业党员厂长(经理)或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党组织书记,在组织上实行村企统一领导,发挥农村政治组织资源和经济组织资源的优势互补、有效对接,推进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二是采用村村、村居联建模式。即将相邻的两个或几个村(居委会)的党组织合并统一,联合组建党组织。尤其针对有些相邻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彼此有较强互补的特征,更应实行强弱联建,建立党总支或党支部,在组织上实行统一领导,以建立稳定的帮扶和互利关系。三是采用涉农部门与村联建模式。即由乡镇的林业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兽医站等服务部门与行政村联合建立党总支。这样,一方面强化了涉农部门的服务功能,同时也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社会服务等支撑。 (三)改进领导方式,向服务型党组织转变。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改进领导方式,注重向服务型转变,通过"服务"凝聚群众。在新形势下,农民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换位思考,积极主动地发挥其各项社会服务功能,由以前过分依赖权力向为群众提供具体的服务供给转变,通过服务于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精神需求来凝聚广大农村群众。首先,要牢固树立"关怀农民、服务农民"的理念。调查发现,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的执政理念发生了扭曲与错位,淡忘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些农村在土地征收、补偿等过程中,由于农村基层干部没有做好利益补偿工作或态度粗暴而导致群体性事件突发,这都严重影响了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为此,必须加强宗旨教育,坚定树立"关怀农民、服务农民"的理念,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次,要拓宽农村党员服务民众的渠道。各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探索如何更好服务农民的过程中,要积极创造多种形式的农村党员服务群众的渠道,比较典型的措施是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当前任务是将设岗定责、党员承诺这些措施做实、做好。第三,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途径。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途径在不断完善,由过去提供单一性服务向提供综合性服务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提供的综合性服务的主要载体就是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的扎实开展,可以让优秀干部有所作为。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