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主[1]。近年来,机械通气是治疗ALI/ARDS的主要手段。为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儿童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了院对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2例儿童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完整的22例儿童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其中女12例,男10例,年龄1-10岁,平均3.1±2.4岁。疾病类型:肺部重度感染12例,严重车祸伤6例,严重烧伤2例,其他2例。临床上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咳痰:烦躁、寒战、发热。查体双肺闻及湿啰音,吸气时肋间隙和锁骨下窝可下陷。
1.2诊断标准[2]儿童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参考2006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①有致病的高危因素;②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③低氧血症,PaO2/FiO2≤300(ALI),PaO2/FiO2≤200(ARDS);④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浸润阴影;⑤PCWP<18mmHg或临床上能除外心源性肺水肿。
1.3治疗方法积极治疗原发病,氧疗的基础上给于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所有患者均采用小潮气量(VT)、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控制性肺膨胀(SI)的肺复张(RM)策略等保护性通气策略,设置VT6-8ml/kg、呼吸频率14-20次/min,吸入氧浓度(FiO2)40%-70%、平台压<35cmH2O,PEEP<15cmH2O,监测患者血压、心电图、心率、脉搏容积、血氧饱合度(SPO2)并做动脉血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评判标准[3]显效:呼吸频率恢复正常,3d后氧合指数恢复正常;有效:呼吸频率恢复正常,7d后氧合指数恢复正常;无效:7d后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2.2机械通气治疗的结果22例患儿经综合治疗及机械通气后,治愈9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占72.73%。
2.3动脉血气分析治疗前后动脉氧气压力(P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肺损伤是指肺泡毛细血管膜因机体受到各种肺内外疾病袭击而受损伤,从而导致肺不张和肺泡水肿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ALI治疗不及时,则会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ARDS是ALI的严重阶段,其病死率较高[4]。有研究公布承认呼吸机管理目标:PaO255-80mmHg(SpO288%-95%),儿童ZAI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维持PaO260-80mmHg(SpO2≥90%)[5]。
积极治疗原发病是治疗ALI/ARDS的首要原则和基础。机械通气的目的是提供充分的通气和氧合,以支持器官功能。目前以小VT、最佳PEEP、SI的肺复张策略等保护性通气策略是ARDS通气治疗的准则[6]。本研究组患者均采用小潮气量(VT)、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控制性肺膨胀(SI)的肺复张(RM)策略等保护性通气策略,起总有效率达72.73%。治疗前后动脉氧气压力(P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机械通气治疗疗效较好,ARDS肺泡易于萎陷,PEEP具有阻止气道压力在呼气末降至气道闭合压力之下,避免小气道肺泡单位在呼气末时萎陷,维持功能残气量(FRC),吸气时仅需较小的潮气量和压力即能使肺泡复张,减小萎陷肺泡重新开放时产生切变力导致的肺损伤;PEEP使肺泡内水肿液向间质移动,维持肺表面活性物质最佳活性,改善顺应性和V/Q比例。小潮气量即6-8ml/kg,旨在将吸气平台控制在30-35cmH2O以下,防止肺泡过度扩张。
参考文献
[1]刘晓莉,唐文君.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8,16(12).
[2]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12):706-710.
[3]谭庆瑜,万胜明.大剂量沐舒坦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的疗效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6):1503-1505.
[4]李建华.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08,28(14):868.
[5]谈林华,林立中.儿童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治疗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1):34-36.
[6]刘又宁,解主新.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近年来国内研究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1):8-9.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