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化动为不动解运动型题目

时间:2013-09-13 10:34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王玲 点击:
[摘要]运动变化型题目在近几年各省事的中考数学试题中频频露脸,且有越演越重之趋势。本文针对运动变化型题目分析了它在中考中的地位、其题目特点、学习难点以及解题策略。提出了解决运动型题目的关键是应具有动画思想,化运动为不动,并运用各种数学 思想加

  [摘要]运动变化型题目在近几年各省事的中考数学试题中频频露脸,且有越演越重之趋势。本文针对运动变化型题目分析了它在中考中的地位、其题目特点、学习难点以及解题策略。提出了解决运动型题目的关键是应具有“动画思想”,化运动为不动,并运用各种数学

  思想加以分析。

  [关键词]中考数学化动为不动运动变化动画思想数形结合

  运动变化型问题在中考中的地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给予学生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的机会,使他们主动探索,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在中考数学中,运动变化型题目备受中考命题专家的喜爱,河南省近些年来都出现了运动变化性题目,一般情况下都是函数与几何的高度综合,如2009年与2010年均考查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结合,2011年13题,22题,23题均有所考查。而横观其他省市近些年的中考试题,运动变化型题目也成为热点题目。

  二、运动变化型题目的特点

  运动变化型题目最基本的类型有点的运动、直线的运动、图形的运动。三者互相关联,有些题目中叙述的是点如何运动,在此动点的基础上又叙述了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的其他元素,看起来是点的运动,其实已经是直线的运动或者图形的运动问题了。

  运动变化型题目主要有如下特点:

  全面性:运动变化型问题的设置包含知识点的大面积覆盖。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生活经验,又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运动型问题的设置具有动静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特征,是知识点的交汇处。既考查几何知识(相似、三角形、四边形、圆)的综合应用,又考查代数知识(方程、方程组、不等式、不等式组、函数)的综合运用。

  多样性:运动型问题的设置强调基础性、应用性、开放性、自主探究性。

  学生面对运动变化型题目的困难之处

  既然是运动变化型题目,那么解决这类问题一定要运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把握运动和变化的整个过程,动中求静,静中求动,抓住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各种状态,结合一切已知条件建立数学模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中考热点也成为学生学生的难点。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解题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存在读题障碍,读不出运动过程的清晰状态,不知道什么分析抓不住问题中不变的条件;二是心理恐惧,一遇到动的东西就有些怯懦,脑子里一片浆糊;三是即使读懂了,解决问题时找不到内在联系,无法建立方程或找到恰当的关系使问题圆满解答。

  四、运动变化型问题的解题策略

  对于上述提到的第二种困难,是典型的没经过训练,脑袋中对此类问题空无一物而产生心理畏惧的体现。而对于第一种和第三种困难,则需要接受正确的指导,积累一定经验才能得以解决。

  我总结的大概的解题步骤为:

  1.细细读题,分析基本图形的各方面特征;2.设恰当的参量,把题目中能用此量来表示的量都表示出来;3.挖掘潜在条件,以备不时只需,或为后面思路的打开铺平道路;4.抓住静的瞬间,分析运动过程,一定要具有“动画思想”,就好像电影其实都是由一帧一帧的画面组成的一样,找几个特殊状态把图画出来,看一看,想一想,达到弄清动点变化的规律或不变特征之目的;5.运用所给条件,寻找图形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或解决问题。

  于是,我平时就训练学生,碰见此类问题时,大可放宽了心,把审题的过程慢下来,先过语文关,边读边想,看懂了题目可谓是拥有了一半的成功。然后充分挖掘和加工一切可以加工的条件,先做好素材的准备,就像是写作文要提前积累很多论据一样。数学问题尤其是难度大些的问题,要提前分析出一切可能用到的结论,因为运动变化型题目难度总体来说比较大,有时读完题干看下面的问题感觉跨度很大,不知如何下手。尤其是真正考试时,时间紧,一般写到此类题目时,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学生就慌的手忙脚乱了。所以提前加工,做好准备工作就相当重要了。如果能提前挖掘各种条件,说不定读着后面的问题,思路很自然的就产生了。最后画出运动过程中的特殊情况的图形,加以分析。

  其实,就是所谓的“动画思想”为我们分析这类题目帮了大忙。

  例如解下面这个题目:

  如图,在RT△ABC中,∠C=90°,∠A=30°,AB=10,P是边AB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过P作PQ⊥AC于Q,以PQ为边向下作等边三角形PQR。设AP=x,△PQR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连接RB。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