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高度综合的艺术,与传统社会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同时积极影响社会生活。京剧的故事情节,大部分取材自古典文学,诸如取材《三国演义》的“三国戏”,取材《水浒传》的“水浒戏”,取材《西游记》的“西游戏”,取材《红楼梦》的“红楼戏”,以及一些长期流传在民间的传说、演义故事,如杨家将的故事、包公的故事,民间传说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京剧中的音乐,包括唱腔和器乐伴奏,都吸取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和其他剧种音乐成分,尤其是打击乐,京剧称武场,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中的演员的一举一动都是艺术化了的,是艺术的表现,戏中舞蹈和武打是相结合如,如梅兰芳在《霸王别姬》中的“剑舞”。武打也是艺术化了的武术,如《虹桥赠珠》、《挡马》、《三岔口》、《挑华车》。京剧与美术有直接的联系,服饰的色彩、式样、图案,都是美术化了的。京剧的脸谱,把人物的性格、身份、年龄、道德评价化为直观形象,加以夸张,是一种特殊的美学;京剧的砌末(道具),桌围椅帔、堂幔,都有装饰美;京剧的人物造型是独特的,既有古典美,又使人有时代感,是京剧艺术写意特点最突出的表现。 京剧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对社会中从事社会生活活动的又处于相互关系中的人的深刻社会分析。京剧中的角色行当对人的社会分层,可谓又全面又深入,远远超过专门研究这些现象的社会学中角色理论。 上面提到,社会是一个大的社会关系网络,每个人都处于相互关系之中,在不同的关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即社会角色,古人也称作”名分”。社会中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结成社会关系,扮演种种社会角色,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主仆。如一个男人在村里,他是一个村民,在家庭中是妻子的丈夫,儿子的父亲,弟弟的哥哥,在集市上可以是赶集的人,可见一个社会的人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个社会角色都有社会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和必需遵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如儒家主张的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钢和夫唱妇随、父慈子孝、君恩臣忠等等。每个人都要在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地位中“安分守己”。 京剧中的角色行当,直接来自社会生活中社会角色的划分。但实际上,京剧中角色远比社会角色复杂又细致得多。不仅是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还有人物的本身年龄、性别,性格,尤其是对人物及其行为的伦理道德的社会评价。这一切都是通过京剧的内容和表演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用服饰、脸谱、唱腔、音乐、舞姿、场景等表现角色,还利演员的性别、年龄和艺术特长来表现。如帝王身穿黄色帔上绣蟒龙图案,戴王帽,儒生身穿宝蓝色或青色长衣,头戴黑方巾。用胡须的颜色表示人物的年龄。京剧《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年约三十岁,胡须为黑色。京剧《秦香莲》中王延龄年约六十,胡须为白色。老年人走路时迈沉稳的加官步。 总而言之,京剧产生并服务于封建社会,而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容不得非议。不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京剧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是毋庸置疑的。当时的社会生活质量自然不能与现时代的社会生活相比。平常说的所谓封建主义如何如何,其实也是由人和社会的本性决定的,在其他社会制度中也是如此,只是表现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想像中的自由民主平等在当时终归是理想。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