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探在地质勘探找矿过程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物探异常的解释推断与验证进行探讨,和同行共勉。 1物探异常的解释推断的依据及注意事项 1.1以地质为依据 不仅物探任务的确定、测区的选择、测网的设计、野外施工要以地质为根据,成果的解释也必须这样。以地质为根据,就要充分占有地质资料,掌握已有地质规律,有目的地开展辅助性地质工作,能建立测区内可能有的几种地质模型,去为地质解释服务。 以地质为根据并不是去凑合地质结论,用地质套物探资料,要防止简单对比、草率下结论的做法。应该对异常进行了充分的数学物理解释后,再实事求是地分析异常,采用既对比又分析的方法,善于利用物探异常与地质资料的矛盾深化地质解释。 1.2以岩石物性为基础 岩石物性是基础,是联系地质与地球物理场的桥梁,是减少物探反演多解性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没有扎实的岩石物性资料,就没有可靠的地质解释。物探中密度、磁性和电性的资料来源、参数的精度、数量及合理的统计分析方法都是岩石物性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地质规律与岩石物性结合起来就可以建立物理—地质模型。 岩石物性虽然有其一般规律,但是由于不同区域更有其十分明显的差异性,必须在测区及其周围区域做好岩石物性的研究,总结出该区域的岩石物性规律,切忌盲目地套用其它地区的资料。以花岗岩为例,在不同地区不同围岩环境中,可以表现为低密度,也可以表现为高密度,其磁性可以是微弱和无磁,也可以是中等和较强磁性。 1.3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必然规律。在物探解释中这个原则从两方面来体现:一是,工作的阶段性,不同比例尺、不同网度和精度的物探工作,其解决地质问题的重点、程度和深度不一样,一般应遵循由粗到细,由大到小,由区域到局部逐渐深入细致的原则;二是,应遵守从已知到未知的程序,尽量从地质、地球物理条件相似的已知区出发,总结物探异常与相应地质体之间的规律,找出适合本区的处理解释方法,从而指导未知地区的解释。 1.4综合物探解释 鉴于地球物理反问题的多解性以及重磁在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中解决能力的有限性,重磁资料必须尽可能综合其它物化探方法才能作出更合理的解释,才能判定引起异常的地质原因。 1.5三个结合 在进行物探异常解释时,行之有效的一条经验是实行三个结合,即定性解释与定量解释相结合,正演与反演相结合,平面解释与剖面解释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解释的结合可以使两者互为补充,逐渐深化;正演与反演的结合,打破了解释工作主要靠反演一锤定音的局面,可以通过对解释结果的正演,对比实测资料,修改补充原有解释模型,使解释工作前进了一步;平面解释与剖面解释的结合,可以更好地解决平面与剖面解释中的矛盾,并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使解释工作更快、更有效。 1.6多次反馈 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解释工作也是如此,多次反馈就是为了体现这一思想。它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解释结果应通过多次正反演,反馈多次,以提高解释的精度;二是,每当补充了新的资料,或通过验证发现了重大问题,又应重新解释,不断反馈,深化现有的认识。 2关于物探异常验证时的几点建议 2.1物探异常需要验证 因为不经过验证的话,异常永远还是异常。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