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使命和责任,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出富有探索精神和创造力的大学生,为此,除了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还要从教学方式上和高校自身改革着手。教育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诸多政治因素,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但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体——高校,可以从教学方式上和高校自身改革着手,转变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质的大学生。 关键词:高校;探索精神;创造力 收稿日期:2013-05-28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面向中原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1]-JKGHAD-0312);河南工业大学2012年重点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构建”(编号:2012GJYJ-A02) 作者简介:关炎芳(1980-),女,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流体传动与控制。 1998年以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生源质量有所下降,教学资源显得紧张,部分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下滑,大学生劳动力也似乎供大于求。除了重点高校和一些较强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中国的教育投入巨大,但产出优质大学生的数量仍显不足。 当今社会,“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2012年高考弃考率更是达到顶峰,2013年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创下历史新低。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受到优质的教育,纷纷选择让孩子出境留学。社会各界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充满疑虑,钱学森也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提出一个值得后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使命和责任,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出富有探索精神和创造力的大学生,为此,除了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还要从教学方式上和高校自身改革着手。教育体制改革是涉及全国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诸多政治因素,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但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体——高校,可以从教学方式上和高校自身改革着手,转变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质的大学生。 一、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以致用” 人的一生很短暂,都想去干有意义和有趣味的事情,没人愿意为学习而学习。本科阶段总共需要修几十门课程,每门都是内容充实且分量不轻,有些课程更是抽象难懂,许多学生不知道那些复杂的公式在生产和生活中有何用处,以及如何运用。于是在“填鸭式”教学下,学生死记硬背,应付完考试后便把知识忘到九霄云外。所以告诉学生所学内容能够解决什么问题非常重要,在讲每门课的绪论时,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述这个学科的发展历史。不仅如此,以后的每个章节的知识都要告诉学生它的用途以及如何应用,能解决什么样的专业问题。有了“学以致用”这个前导思维,可以极大地加深学生对所学学科知识的理解。 二、将引导和激发贯穿于每个教学细节 学习本身是件枯燥的事情,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讲下去,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教学效果肯定不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其一,教师必须认真备课,讲课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听懂。其二,教师在讲课时自己须保持热情,声情并茂,这样方可感染学生。其三,善于发问,讲解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在课堂上直接给出问题,让学生课下思考,针对表现活跃且能正确解题的学生给予加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四,每个学科和定律之后都有很多故事,生动讲述学科发展史,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还能够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主动向学科奠基人学习的热情。 三、提前到企业实践,接触生产和产品
一般在大二时,学生就可以进行实习了,除了基本的实习,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先进的生产过程和产品,了解产品的加工过程及其功能构造,引导学生思考制造产品需要用到哪些科学知识,回到学校后,学生会相应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完成理论和实践的互动。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