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稻米品质评价及聚类分析

时间:2013-09-12 09:12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扶定 王青林等 点击:
摘要: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23个籼型杂交稻品种11个品质指标的变异情况,对其稻米品质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及分类。结果表明,11个稻米品质指标主要由4个主成分构成,其中外观品质对稻米品质的贡献率最大,占40.23%;聚类分析根据稻米品质表现将

  摘要: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23个籼型杂交稻品种11个品质指标的变异情况,对其稻米品质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及分类。结果表明,11个稻米品质指标主要由4个主成分构成,其中外观品质对稻米品质的贡献率最大,占40.23%;聚类分析根据稻米品质表现将23个品种分为3类。

  关键词:籼型杂交稻;品质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S5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5-3488-04

  食用稻米品质一般是从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与营养品质4个方面进行评价,而稻米品质通过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垩白度、粒长、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等指标间接反映出来。GB1350-1999对籼稻上述品质指标表现划分为5个等级,以3级稻为中等水平,低于5级的为等外稻谷,为强制执行标准;GB/T17891-1999将优质籼稻分为3个等级,任何一项指标达不到3级要求时不能作为优质稻谷,作为推荐执行标准[1]。笔者以23个籼型杂交稻品种的11个品质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3个品种进一步分类,以期为完善和细化优质稻谷国家标准提供一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材料选用南方稻区近年来新选育的23个籼型杂交稻品种,分别是Y两优646(1)、广两优矮93(2)、广优明118(3)、Y两优3399(4)、两优8106(5)、C两优70124(6)、科优16(7)、天优8012(8)、两优689(9)、Y58S/P102(10)、两优676(11)、齐丰1068(12)、金农2优3号(13)、两优616(14)、红香2A/香恢68(15)、两优0367(16)、两优383(17)、欣荣优华占(18)、盐两优2208(19)、两优1198(20)、两优3905(21)、Ⅱ优838(22)、丰两优4号(23)。试验于2010-2011年在湖南、江西、湖北、安徽、浙江、福建、江苏和河南8个省15个试验点进行。由安徽省种子管理站、湖北省京山县农业局和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3个单位分别单独种植生产提供样品,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负责检测,测定稻米品质性状合计11个指标。

  1.2统计分析方法

  1.2.1主成分分析以23个籼型杂交稻的11个品质变量(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为指标构成主成分分析的相关矩阵,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对杂交稻品质进行评价。

  1.2.2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分析,以上述11个品质指标对23个杂交稻品种进行聚类。数据转换方式为标准化转换,聚类距离为欧氏距离,聚类方法为离差平方和法(与其他聚类方法比较后,确定离差平方和法效果最好)。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籼型杂交稻品种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异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杂交稻品质性状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垩白度、垩白粒率、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5个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70.16%、49.44%、45.27%、21.02%和18.04%,表明不同杂交稻品种间上述5个品质指标的差异较大。相比较而言,外观品质中的糙米率、精米率、粒长、长宽比及胶稠度的变异系数较小,均在10%以下,表明不同杂交稻品种间的这5个指标相对稳定,糙米率和精米率最稳定,变异系数仅为0.81%和1.06%。

  2.2不同籼型杂交稻品种稻米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为进一步明确各个品质性状的相对重要性,对稻米的11个品质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计算出特征值和贡献率。通过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累计贡献率大于85%为标准,确定主成分为4个,累计贡献率为85.54%(表2)。其中,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为40.23%,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为24.42%,第三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2.28%,第四主成分的贡献率为8.61%。

  4个主成分各因子的载荷矩阵见表3。由表3可知,第一主成分主要由垩白度、长宽比、垩白粒率及透明度决定,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反映稻米的外观品质;第二主成分主要由糙米率、精米率、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决定,呈现出正相关,反映稻米的碾磨品质和蒸煮食用品质;第三主成分主要由胶稠度和整精米率决定,与胶稠度呈正相关,与整精米率呈负相关,反映稻米的蒸煮品质和碾磨品质;第四主成分主要由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决定,呈现出正相关,反映稻米的碾磨品质。

  2.3不同籼型杂交稻品种稻米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通过以上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根据品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值,采用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对上述23个籼型杂交稻品种进行分类,以期达到客观公正评价稻米品质的目的。聚类分析主要是用来研究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分类,而系统聚类是在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各个样本各自看成一类,然后定义样品之间的距离及类与类之间的距离,利用逐步并类法,将距离最近两类合并,直至所有的样品都成为一类为止。

  由图1可知,通过聚类分析将上述23个籼型杂交稻品种分为3类。第Ⅰ类包括C两优70124、两优676、齐丰1068、盐两优2208、两优3905、Y两优3399、丰两优4号、Y两优646、两优689、Y58S/P102、两优0367、广两优矮93;第Ⅱ类包括两优1198、Ⅱ优838、广优明118、天优8012、科优16、两优383;第Ⅲ类包括两优8106、金农2优3号、两优616、红香2A/香恢68、欣荣优华占。由表4可知,在所有稻米品质指标中,反映外观品质的参数(粒长、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及整精米率和碱消值以第Ⅰ类表现最好,而糙米率、精米率、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均处于较好水平。这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相一致,即第一主成分(外观品质)在所有稻米品质指标中贡献率是最重要的。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