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说明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中的注意要点,对设计中常见问题进行举例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关键词: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 Abstract:inthispaper,combinedwiththecodefordesignofcivilairdefencebasementthatpointstopayattentiontoarchitecturaldesignoftheairraidbasement,carriesontheexampleanalysis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solutionstothecommonproblemsindesign. Keywords:airdefensebasement;architectural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防空地下室作为人防工事的一种,包括外墙、缓冲墙、防爆门、封闭墙、防护隔墙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人民防空临时掩体、战时防空指挥中心、通讯中心、隐蔽所等;部分永备防御工事还具有三防功能。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人民防空地下室的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保护地面生态环境,缓解城市地表压力,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防空地下室工程建设已成为土木工程行业的大势所趋。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空地下室主要为民用建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防空地下室部分到战时有新的功能要求,防空地下室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建筑的平时使用,根据各地所处战略位置以及侧重的程度的不同,新的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的颁布,跟防空地下室的设计提供给了理论实践依据。 1、防空地下室的组成 1.1主体:防空地下室中能满足战时防护及其主要功能要求的部分。主体除主要功能房间(如人员掩蔽所的人员掩蔽空间)外,还包括必要的辅助房间; 1.2口部:防空地下室的主体与地表面,或与其它地下建筑的连接部分。口部主要指战时出入口、战时通风口等。对于有人员停留的防空地下室,其口部不仅包括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以外的通道、竖井;而且还包括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与密闭门之间的房间、通道等。 对于有人员停留的防空地下室,其口部不仅包括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以外的通道、竖井;而且还包括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与密闭门之间的房间、通道等。 2、防空地下室设计的原则 2.1防空地下室设计原则应是平时满足日常功能(停车库)的需要,战时保障留城人员的生命安全。 2.2防空地下室设计应始终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还应该符合国家、行 业和地方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保证具体工程的战时功能的完整性。 2.3防空地下室设计应避开埋设管线及地下构筑物较多的地区。非人防工程本身所需的一切管道,不允许穿越人防工程的围护结构。特殊情况需穿过其顶板时,允许公称直径不大于150mm,并采取防护密闭措施。 2.4防空地下室的面积应与地面建筑的底层面积相同。防空地下室的内外墙、柱等承重结构,应尽量与地面建筑物的承重结构相互对应。 2.5防空地下室设计要兼顾战时防护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和平时使用功能要求。 除此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还应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安装的需求。 3、防空地下室设计的基本规定与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3.1地下防空室通风结构设计 3.1.1排风口作为战时的主要出入口,一般设在设在汽车坡道底部终端处。平时作为汽车通行口的坡道底部在战时要封堵,封堵后应不影响人防门的正常使用及战时人员通行。排风口防护密闭门外通道内以及防毒通道应设计洗消污水集水坑。战时干厕应靠近排风口设计,防毒通道宜设置在排风口附近,并应设有通风换气设施;而且应满足滤毒通风条件下换气次数要求。 3.1.2进风口多结合上部建筑通往地下室的楼梯设计,特别应注意进风通道畅通,应设置通风竖井,保障战时人员进风通道的安全。如果没有设竖井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战时通风,楼梯间宜在地上二层以下作防倒塌设计,设置钢筋混凝土墙体,平时消防疏散用防火门战时应拆除,以免风道被堵。 3.2地下防空室内外高差以及台阶连接设计
地下防空室工程做为公共工程。进出口内外有高差时需设台阶连接,应注意按平时公共工程做法设一定宽度的缓冲平台,以免战时大量人员疏散时发生意外。防空地下室的每个防护单元不应少于两个出入口,其中至少有一个室外出入口。战时使用的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室外。室外出入口出地面段设计应采取防雨、防地表水措施,宜布置在地面建筑物倒塌范围之外,并采用单层轻型结构建筑。如受条件限制,其主要出入口通道出地面段设置在地面建筑物倒塌范围之内时,其通道出地面段上方应设防倒塌棚架。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