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对某住宅楼结构设计的分析探讨

时间:2013-09-07 11:33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郭圣有 滕冲 点击: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以某小高层住宅楼为例,探讨了住宅楼结构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小高层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Abstract:inthispaper,accordingtotheauthorsworkingpractice,takingasmallhigh-riseresidentialbuildingasanexample,discu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以某小高层住宅楼为例,探讨了住宅楼结构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小高层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Abstract:inthispaper,accordingtotheauthor'sworkingpractice,takingasmallhigh-riseresidentialbuildingasanexample,discussesthestructureoptimizationdesignofresidentialbuildings.

  Keywords:smallhigh-risestructure;shortpiershearwallstructuredesign;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高层住宅楼,其中地上9层,层高3m;9层上有个跃层为第10层,局部突出屋面部分为电梯机房。建筑总面积为4337.18m,建筑总高为27.600m。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面粗糙度C类,基本风压值取值0.35kN/㎡,场地土类别为Ⅱ类。

  2结构方案布置

  原结构方案采用一般的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对于房屋高度不太大的小高层建筑来说,这种结构会造成刚度过大,重量增加,导致地震反应过强,使得上部结构和基础造价提高。所以,为了有效提高经济指标,经多方案论证,决定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

  在本住宅结构平面布置中,尽量使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均匀对称。短肢剪力墙双向布置,尽量拉通、对直。竖向布置中,力求规划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内收,以及楼层刚度沿竖向突变,使整个房屋的抗侧刚度中心靠近水平荷载合力的作用线,以免房屋发生扭转。根据建筑的平面布置,在房间、楼梯间、电梯间的四角,采用Z形、L形、T形或异形的墙肢。在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同周期的关系,使结构的第一自振周期避开场地土的卓越周期,以免地基与结构形成共振或类共振,既保证结构在风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又要保证建筑物有相对合理的自振周期,做到结构设计经济、合理且实用。

  本方案根据上述建议经过多次调试,得到了4种结构方案,结构平面布置见图1。剪力墙截面厚度同相邻砌体填充墙厚度均为200mm。剪力墙、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主要连梁的尺寸大都为200mm×400mm。标准层楼板厚度为120mm,顶层楼板厚度为150mm。有别于肢长肢厚比不大于4.0的异形柱,短肢剪力墙的肢长肢厚比按规范要求控制在5~8范围内,一般剪力墙的肢长肢厚比均大于8。值得注意的是,对肢长肢厚比为4~5范围内的墙肢,目前规范尚无明确条文规定其构件类型,故设计时建议不要采用。

  由于原方案的剪力墙过多,使底部剪力过大,使结构很不经济,同时布置了少量钢筋混凝土柱子,使结构不是很合理。故方案1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去掉了构造柱并减少了少量的剪力墙(见图a)。在方案1基础上适当的减少一些剪力墙,从而使方案更经济,在调试过程中由于F轴剪力墙较少,从而使电梯间X方向的剪力墙承受过大的剪力造成超筋,故把电梯间X方向的剪力墙开洞口,使结构X向的刚度减少。(见图b)方案3是在方案2的基础上改善了Y方向的刚度,使两个方向的刚度相接近,使结构更合理且均匀对称(见图c)。

  a-方案1;b-方案2;c-方案3;d-方案4

  图1结构平面布置

  在方案3的基础上把Y方向的一些T型剪力墙变成一字型,虽然在多高层住宅设计中剪力墙结构应尽量避免一字型,但由于该结构的实际情况,所某小高层住宅楼的结构优化设计,采用了部分一字型(见图d)。

  3上部结构抗震计算结果分析

  3.1计算结果分析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