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风能发电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风能发电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在当前风能发电必将成为一种趋势,而如今对风电场的运行管理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所以本文就风电场的运行管理作了简单的探讨,分析了我国风电场的运行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等一些问题。 【关键词】风电场运行管理问题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P31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风能发电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风电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0年底,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4473.3万千瓦,居全球第一位。“十二五”期间,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是“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点,规划新增风电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以上,预计到2015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5亿千瓦。随着近年来大型特大型风电场的陆续建成投产,风电场运行管理方面所产生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如何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用什么样的运营管理模式与措施实现风场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所有项目业主思考的问题。 二.我国风电场运行特点 1、区域大,电气系统复杂 项目规模大,机组台数多,导致占地面积增加,管理区域越来越大,场内电气系统电压等级高、电气设备日趋复杂化。基于上述特点,早期的“运检合一、一岗多能”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电场运行管理的要求,也就无法实现“保可用率、保电能质量、保安全生产”的三保原则。 2、风电场的分布位置偏远。我国的风电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多数集中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等三北地区,决定了风电场建设的位置。 3、主机型号多,电气系统复杂。由于风电项目实施阶段不同,导致多期项目,多种机型风电场的形成。同时电气系统电压等级高、电气设备日趋复杂化。 4、风能的能量密度小。为了得到相同的发电容量,风力发电机的风轮尺寸比相应的水轮机大几十倍。 5、风能的稳定性差。风能属于过程性能源,具有随机性、间歇性、不稳定性,风速和风向经常变动,它们对风力发电机的工况影响很大。为得到较稳定的输出电能,风力发电机必须加装调速、调向和刹车等调节和控制装置。 6、风能不能储存。对于单机独立运行的风力发电机组,要保证不间断供电,必须配备相应的储能装置。 7、风轮的效率较低。风轮的理论最大效率为59.3%,实际效率会更低一些,统计显示,水平轴风轮机最大效率通常在20%-50%,垂直轴风轮机最大效率在30%-40%。 三.我国风电场运营管理现状
我国风电开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呈缓慢发展态势,在小型风电场模式下,形成了“运维合一、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管理模式,对小容量风电场的安全高效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风电大规模投运时间较短,尚未形成适合风电场特点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很多项目企业还延续着过去的简单运行管理体制,导致风电场缺乏有经验的运行和检修技术人员;安全生产规范、标准不完善;机组优化运行能力不足;发电效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安全生产及投资收益存在一定风险。我国风电场运营管理现状已经引起投资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电网企业等各方的高度重视,目前风电场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并网发电等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正在制定中或已经发布,风电场管理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