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职校园媒体文化 校园媒体简称校媒,专指学校或师生自办的媒体,或者是运用社会媒介工具在校园内进行信息传播的,主要指校园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杂志、手机、直邮等交流传播媒介。 校园媒体文化中师生不再是简单的受众和媒介文化的产品的被动消费者,同时也是文化产品的积极创造者,在互动与矛盾激荡中通过全校师生长期实践、积淀和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比如微博,人人都是受众,人人都是参与者和新闻发言人。 高职校园媒体文化可以概括为,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及学校与社会之间通过校园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杂志、手机、直邮等交流传播工具为媒介,在全校师生长期实践活动中蕴育而形成的具有校园本土化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校园媒体文化的概念中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动态生成过程。展现出既有人文传统的学校本土精神象征,又有师生长期实践和培育创新生长的精神财富,这是校园媒体文化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实质所在。 二、新媒介对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影响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高职院校的媒体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新闻网、手机、博客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形成巨大冲击,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师生的观念和行为。校园媒体文化的价值取向如何确立?建构一个什么样的校园媒体文化环境和氛围,如何依时而进,顺势而为,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些都是要研究的问题。 (一)新兴媒体对高职校园媒体文化受众的巨大冲击 根据教育部信息教学管理中心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所做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网络己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校园网,受到网络的影响,通过新兴的电子报、手机报以及一些网络媒介来获取信息,已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一种流行的阅读方式,这些都给高校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现代媒体具有网络化、电子化、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点,而传统的高校媒体无论是从信息的含量、传播的速度,还是媒体的介质等都与现代媒体存在一定差距,其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也远不及大众传媒和其他社会主流专业媒体。青年学生这一受众群体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主流或专业媒体的重视,针对青年学生作为重要读者群的各类媒体数量日渐庞大,这一社会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二)新媒介使校园媒体文化信息传播个性化、即时化和传播路径多样化 由于新媒介冲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从技术上支持满足校园媒体受众时尚化、个性化、同步化、多样化的互动信息传播需求。青年大学生是校园媒体的最主要受众,他们求知欲甚,好奇心强,对信息的需求也是多方位的,随着现代媒介的出现,他们获取信息的路径日益丰富,在信息的选择方面也变被动为主动,变一元为多元,这种内在需求的多元与获取路径的多元就形成了现代大学生信息的“大爆炸”。 (三)新媒介的冲击凸显传统校园媒体文化的滞后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介对传统校园媒体的手段和方式形成巨大冲击,校园媒体文化繁荣发展客观需求与发展现状的非对称性矛盾凸显传统校园媒体文化的滞后性。在现代高职文化快速发展客观需求的背景下,现在高职院校校园媒体文化理念相对陈旧,校媒工作队伍水平较低,校园媒体软硬件设施落后,各类校园媒体又各自为政、缺乏整合等等问题与现状,难于适应高职校园媒体文化迅速繁荣发展的客观需求。 构建繁荣的校园媒体文化,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发挥校园媒体文化引领舆论的重任,就必须树立现代开放的理念,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度来建构校园媒体文化,构建专业化校园媒体文化宣传队伍,更新提升校园媒体硬件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为建构和谐、健康、气正、风清、繁荣的校园媒体文化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三、现代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特征 (一)有品位、有思想、有文化、有深度的传媒文化 “受众品味即传媒文化品位。”{4}文化传媒的受众从来就不是意识形态的工具,受众的品味决定了传媒文化的品位,高职校园媒体文化也是如此。高职校园媒体的受众是高职院校的师生,高职院校师生的良好的文化教育背景、具有深度的、成熟的思维特征,以及相对纯朴的性格特质等特点决定了校媒的品味。也决定了传播的内容必然要求具有思想内涵和一定的文化深度。其中以人文精神、办学理念、教育管理、教学研究、学术文化、技能文化、工业文化、价值观念、诗书琴棋书画、审美情趣、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等为校媒宣传主要内容。 (二)高职校园媒体文化的同质化 校园媒体文化的同质化首先表现在其与大众传媒文化的同质化。两者在传播内容与流行风尚的表现趋同。在现代新媒介的影响下,时空距离完全消失,全球化信息时代拉近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距离,出现了多种的“互文”或“克隆”现象。法国学者马特拉认为,在信息接受的中间过程成为一种新的意义生产机制,文化是一种混合物,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成为连结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中介,他们本身亦成为一种进步的标志。在开放社会与开放的现代高职校园中自然也不能例外。 校园媒体文化同质化其次表现在不同高职院校、同一校园中的不同媒体传播内容趋同。主要是因为校园媒体的价值取向一样、高职院校的主体一样、受众相同,所以传播内容与性质到形式都大同小异。例如医学卫生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可能在校园媒体中更多涉及关于医疗器械的功能与使用问题,以幼儿师范类为特色的高职就应当在校园媒体中用较大篇幅介绍师范教育技能方面的知识,达到潜移默化与文化熏陶的作用。
校园媒体文化同质化还表现为受众单一性。校园中无论哪一种媒体的设计都是首先面对自己本校的师生,受众的主体定位于本校的老师和学生,校园媒体关注的必定是师生群体趣味趋同的文化需求,受众的单一主体决定了在百花争艳的校媒形式下无一例外地隐含着质的相似性。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