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果树生产过程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污染与破坏不容忽视,在了解果树清洁生产内涵的基础上,从清洁生产的角度探讨病虫害综合防控的策略。 关键词:果品;清洁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控 果树的清洁生产,是指把污染预防的综合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果树生产、运销和服务过程中,通过生产和使用对环境温和的绿色无公害农用品(如肥料、农药等),改善果树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减少生产、运销和服务过程对环境和人类的风险性,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与果品安全生产相比,安全生产更多关注的是果品的食用安全,属于食品安全的范畴;清洁生产更多关注的是果园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属于环境保护的范畴,清洁生产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清洁生产不是只指某一项单一技术,而是一个技术体系。包括环境技术体系、生产技术体系及质量标准技术体系,其中生产技术体系是以品种选育和改良技术、节水节肥为主体的肥水综合管理技术、生草覆草为主体的土壤管理技术、整形修剪为主体的树体管理技术、全园套袋为主体的花果管理技术、以生态控制为主体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等生产技术体系为重点。本文重点从清洁生产的角度探讨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控的策略。 果树清洁生产的病虫害综合防控的基本策略是从果园生态系统出发,充分发挥树体和果园生态环境抵御病虫危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协调应用农业、生物、物理的防治措施,创造有利于果树生长结果、有利于各类自然天敌繁衍、不利于病虫草害滋生与蔓延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目的。 1倡导生态防控,优化生态功能 果园是一个物种组成丰富、环境相对稳定、生物群落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系统内果树、有益生物(天敌、拮抗菌等)和有害生物(病、虫、草、鼠等)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生态控制就是要以果树为主体,以果园环境为基础,优化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尽可能发挥果树和有益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灵活运用各种调控技术,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 1.1破坏病虫最适生存环境 在实际生产中,环境条件的诱导或适合是大多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控制病虫的环境条件和破坏其适应的环境,来降低害虫的虫源基数或病菌的侵染来源同样可以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从而避免化学药剂的使用。如防止果园积水可以减少根腐病的发生;改善梨园的风光条件可以减少轮纹病、黑斑病的发生;冬季耕翻果园、刮树皮可以破坏多种病虫的越冬场所,从而降低病虫的越冬基数,为翌年病虫害防治奠定良好的基础。 1.2创造拮抗菌最适生存环境
拮抗菌是果园中广泛存在于树体各部位和根际土壤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大多为腐生菌、非病原微生物和低致病菌系,有些对病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寄生作用和竞争作用,或诱发植株抗病性,抑制病害的发展。生产中应通过必要的措施增加拮抗菌的数量,增强拮抗菌的控制病害的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叶面喷施菌肥、直接使用拮抗微生物、土壤施用化学物质、移植抑菌土、施用甲壳素、避免滥用广谱性杀菌剂等。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