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基督教青年会是一种以宗教活动为主的社会服务团体。从创建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蓬勃发展于世界各地,在约110个国家建立了青年会组织,其影响范围之广可见一斑。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的建立,架起了一座同世界进行体育文化交流的桥梁,搭建了近代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平台,促使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近代体育事业的开展[1]。它的作用在中国体育史上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基督教青年会传播的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思想,竟能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思想相互吸收融合,并最终实现了内在统一。为什么基督教青年会能够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建立自己的组织,并能蓬勃发展开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基督教青年会来华传播了怎样的体育观念,又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传播?带着这些疑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基督教青年会来华传播体育的观念和方式变迁》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基督教青年会来华传播体育这一举动给予了客观评价;并从历史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西方体育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何达到相互融合,内在统一。有助于了解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体育史上产生的社会影响,对现代东西方体育文化思想的交流起到一定的历史借鉴作用,有利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基督教青年会来华至今传播体育的观念和方式变迁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查阅书籍、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搜索体育网站发布的有关信息,对其所得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并从中得到思路、视角等方面的借鉴。 2.逻辑法 采用分类、归纳、比较、分析等逻辑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督教青年会的简介及来华的历史背景 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简称Y.M.C.A.,1844年6月6日由英国商人乔治威廉创立于英国伦敦,基督教青年会是全球性基督教青年社会服务团体,已具有160多年的历史,现已蓬勃发展于世界各地,在约110个国家有青年会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青年会活动1851年传到美国后,逐渐发展成以"德、智、体、群"四育为宗旨的社会活动机构。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创建于1885年,1912年6月中华民国内务部正式批准青年会全国协会立案,全国有城市青年会25处,会员11300人;学校青年会105处,会员3876人[2]。基督教青年会不但注重个人的灵德,而且还看重体、智、群三方面的提炼,组织过各类体育比赛,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体育事业的发展,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我国在明代曾允许外国传教士来华传教,西洋教义略有传入。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对西洋传教士采取严禁政策,故基督教在中国传播较慢。清朝末年,在丧权辱国的"中英"、"中法"、"中美"《天津条约》中明确规定: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从此,基督教青年会就作为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之一而传入中国,学习西学的风潮锐不可挡。北美基督教青年会就在此一有利其发展的时机,于1855年由美国传入到中国。 (二)鸦片战争至清朝末年基督教青年会来华传播体育活动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闭关自守的,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清朝末年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自此,一批基督教青年会的传教士在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护卫下,开始在中国传教。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为了进行文化侵略,资本主义国家派遣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他们除了传教外,大多兼办教育,在教堂或他们家中开办教会学校并设立学堂,意图通过教育来控制和影响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在当时,基督教青年会一般都是通过文化、教育、体育活动等方式宣传基督教,并想拉拢、培养一批青年为他们服务。它当时,在我国许多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如天津、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均设立有教会学校,在这些教会学校中,大量传播当时西方学校里盛行的体育教育内容,并将体操、田径、球类活动等列为教授内容范畴。教会学校十分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因此在此期间,教会学校发展更为迅速,据统计,基督教所办的教会学校,在1877年共有学生5975人,1912年为138937人,到了1920年达到245049人。美国教会在1890年,就开办了1032所初等教会学校,学生16310人,74所中等教会学校,学生3819人,教会大学主要是美国教会开办的[3]。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