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小说《简.爱》服饰文化解读(2)

时间:2013-08-31 13:10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丁艳雯等 点击:
小说第七章中的一段情节想必让人印象深刻当劳沃德学校校长布洛克赫斯特正在对学生们就着装教育进行高谈阔论时:我的天职就是要教导他们衣着朴素庄重,不招摇过市,既不编辫子,也不穿昂贵的衣服。可我们面前的这些

  小说第七章中的一段情节想必让人印象深刻——当劳沃德学校校长布洛克赫斯特正在对学生们就“着装教育”进行高谈阔论时:“我的天职就是要教导他们衣着朴素庄重,不招摇过市,既不编辫子,也不穿昂贵的衣服。可我们面前的这些年轻人,个个都编着一束辫子,这是虚荣心亲自编的……这些玩意儿……必须统统剪掉……”,其夫人及女儿们突然来到,其华丽夸张的服饰与学生们简陋寒碜的穿着顿时形成强烈对比,更是对劳沃德校长虚假伪善的微妙反讽,“Theyoughttohavecomealittlesoonertohaveheardhislectureondress,fortheyweresplendidlyattiredinvelvet,silk,andfurs.Thetwoyoungerofthetrio(finegirlsofsixteenandseventeen)hadgreybeaverhats,theninfashion,shadedwithostrichplumes,andfromunderthebrimofthisgracefulhead-dressfellaprofusionoflighttresses,elaboratelycurled;theelderladywasenvelopedinacostlyvelvetshawl,trimmedwithermine,andsheworeafalsefrontofFrenchcurls”(他们来得再早一点就好了,赶得上聆听他关于服饰的高论。她们穿着华丽,一身丝绒、绸缎和毛皮。二位中的两位年轻的(十六、七岁的漂亮姑娘)戴着当时十分时髦的灰色水獭皮帽,上面插着驼鸟毛,在雅致的头饰边沿下,是一团浓密的卷发,烫得十分精致。那位年长一些的女人,裹着一条装饰着貂皮的贵重丝绒披巾,额前披着法国式的假卷发)[4]。作者运用“splendidly”,“costly”二词,明确指出她们服饰的奢华。母女三人华贵的服饰与劳沃德校长虚假伪善的训导,以及中层阶级对上趋炎附势,对下剥削压迫的丑陋形象跃然纸上。

  3.无产阶级的服饰

  中上层阶级的这些服饰,实际上在无声地实现它们的交流功能、价值实现功能和印象操作功能,并向我们传递着一种信息,即穿着者是高贵的人,是与众不同的。然而,在那个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等级森严的环境下,无产阶级的人们因社会和经济地位的关系,在服饰上与上层阶级的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如无产阶级人物的代表,主人公简·爱的服装也颇具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阶层人民日渐觉醒、独立自强的意识。例如,文中写到:“Irose;Idressedmyselfwithcare:obligedtobeplain——forIhadnoarticleofattirethatwasnotmadewithextremesimplicity--Iwasstillbynaturesolicitoustobeneat.ItwasnotmyhabittobedisregardfulofappearanceorcarelessoftheimpressionImade:onthecontrary,IeverwishedtolookaswellasIcould,andtopleaseasmuchasmywantofbeautywouldpermit”(我起身了,小心穿戴了一番,无奈只能简朴——因为我没有一件服饰不是缝制得极其朴实的——但渴求整洁依然是我的天性。习惯上我并不无视外表,不注意自己留下的印象。相反,我一向希望自己的外观尽可能标致些,并希望在我平庸的外貌所允许的情况下,得到别人的好感)(Chapter11)[5]。简爱的服饰颇为简朴素净,毫无模仿上层阶级奢侈华丽之风的痕迹。这虽然与其受到的清教思想影响不无关系,但更体现出简爱的可贵品格,其勤奋、克制、节俭、独立,知行合一、注重实际的性格特征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而简·爱则恰恰成为无产阶级人民思想特征的典型代表。

  此外,在这篇小说中对劳沃德学校学生的描写:“rangedonbenchesdownthesidesoftheroom,theeightygirlssatmotionlessanderect;aquaintassemblagetheyappeared,allwithplainlockscombedfromtheirfaces,notacurlvisible;inbrowndresses,madehighandsurroundedbyanarrowtuckeraboutthethroat,withlittlepocketsofholland(shapedsomethinglikeaHighlander'spurse)tiedinfrontoftheirfrocks,anddestinedtoservethepurposeofawork-bag:all,too,wearingwoolenstockingsandcountry-madeshoes,fastenedwithbrassbuckles”(八十个姑娘坐在屋子两边的长凳上,身子笔直,一动不动。她们似是一群聚集在一起的怪人,头发都平平淡淡地从脸上梳到后头,看不见一绺卷发。穿的是褐色衣服,领子很高,脖子上围着一个窄窄的拆卸领,罩衣前胸都系着一个亚麻布做的口袋,形状如同苏格兰高地人的钱包,用作工作口袋,所有的人都穿着羊毛长袜和乡下人做的鞋子,鞋上装着铜扣)(chapter5)[6]。学生们的穿着及其简朴,用的是narrowtucker(窄立领),work-bag(工作带),woolenstocking(羊毛长袜),country-madeshoes(乡下人做的鞋子),brassbuckles(铜扣)。连与服饰相配套的发型也是毫无修饰,更无美观可言。下文中又描写到学生们去花园时的情景,她们身着coarsestrawbonnet(粗糙的草帽),cloakofgreyfrieze(黑粗绒料子的斗篷),这与前面提到的上层人所穿戴的海狸帽、天鹅绒裙子形成巨大的反差。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到了冬季没有靴子、手套,最后导致“雪灌进了鞋子,手冻僵了,长满了冻疮”。这些下层人民的服装如此粗糙简朴,以致原文对其着装所着笔墨并不如中上阶层多。这足以反映处在社会底层,饱受上层阶级剥削压迫的人民贫困的生活状态,也是作者对社会不平等的无情控诉。无产阶级是事实上的被统治阶级,是沉默失语的阶级,因而他们的生存状态是凄惨可悯的,只能艰难地存活着。这一阶级在原文中的原型集中体现在劳沃德的学生中。她们大多为孤儿,毫无经济来源,同时也受上层的压迫剥削。

  从对小说中不同阶级人物的服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维多利亚社会是一个等级观念十分浓厚的社会。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服饰则构成了这种等级观念外在反映的载体。贵族阶层利用服饰作为媒介,彰显自身社会和经济地位,同时也向其他阶层输入其生活观念、价值理念,并形成中产阶级的部分阶层向之看齐的价值规范,反映趋炎附势、奢侈纵欲的不良风气。而下层人民在服饰上与之形成的强烈反差,则不仅是对他们经济社会地位悬殊的反映,更是对小说背景时代下阶级压迫的控诉,以及对追求节俭克制、自由平等精神的向往,这是当时的社会阶级赋予服饰的时代意义,也是我们通过小说中的服饰来了解小说背景时代下社会文化的目的所在。

  二、维多利亚时期的服饰与女性地位

  “维多利亚妇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完美、最圣洁的女性,社会给了她们“家的天使”的美誉[7]。然而通过文本中男女性服饰的对比描写,我们看到的却是当时女性屈辱的社会地位,在法律上她们是根本不存在的人。

  维多利亚时期男性服装一般是深色的,式样简单。为了将男性塑造为一家之主,表现出阳刚英挺的气质,男性的标准服饰被塑造成威严、整肃和刚毅的绅士气派。这些服装并非如女性般的繁杂,一切以舒适为主。而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对服饰是十分讲究的。其设计十分的复杂,有以鲸骨支撑的、填塞的紧身胸衣,胸衣上有许多的花边刺绣。在外出时有丝绒及细薄棉布做成的短外衣、斗蓬。女性衣服流行追求人工的雅致,而不尚舒适。此外,她们还应用大量的装饰品如上文提到的珍珠、宝石,纱网、假花、蕾丝边等。透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服饰是对女性禁锢的另一种方式。这些在小说原文中都有细致的描写。服饰过分强调女性的美丽、性感及其他取悦男性的特征。种种这些都旨在将女性置于相对于男性来说劣势的地位。

  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林恩夫人、丹特太太、艾米小姐以及校长家人,她们大量运用贵重华美的珍珠、羽毛、宝石等打扮自己,以彰显地位,同时还达到取悦于人的目的。不仅如此,作者还着重勾画了英格拉姆、阿黛拉等人。“Recalltheaugustyetharmoniouslineaments,theGrecianneckandbust;lettheroundanddazzlingarmbevisible,andthedelicatehand;omitneitherdiamondringnorgoldbracelet;portrayfaithfullytheattire,aeriallaceandglisteningsatin,gracefulscarfandgoldenrose;callit'Blanche,anaccomplishedladyofrank.”(回忆一下那庄重而和谐的面部特征,希腊式的脖子和胸部,露出圆圆的光彩照人的胳膊和纤细的手。不要省掉钻石耳环和金手镯。一丝不差地画下衣服、悬垂的花边、闪光的缎子、雅致的围巾和金色的玫瑰,把这幅肖像画题作“多才多艺的名门闺秀布兰奇”。)(chapter16)[8]从这段描写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英格拉姆小姐的用心良苦,她几乎往自己身上堆满了足以吸人眼球的各种华丽饰物如砖石耳环、金手镯、蕾丝花边、围巾和金色玫瑰。解读原文后,我们很自然地就可发现英格拉姆不止在显摆身份之高贵,更在于想取悦罗切斯特,以期达到做桑菲尔德女主人的目的。这样就不难理解这位贵族小姐的心理。可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社会造成了女性的悲剧,哪怕是贵族女性也得依靠外在的、肤浅的装饰来赢得自己将来的生存来源和地位,而不是通过自身智慧与见识在社会上赢得成功。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