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浅析混凝土泌水产生的原因和防治要点

时间:2013-08-28 14:27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核心期刊网 点击:
高品质的建筑物需要对混凝土项目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研究发现混凝土泌水不但可以形成混凝土表面砂斑、麻面和砂线,而且还容易引发混凝土表面塑性开裂,并且影响混凝土内外的结构性能,本文在描述混凝土泌水现象的基础上,阐述了混凝土泌水的主要原因,介绍
  前言
 
  一项高品质的建筑物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在技术和工艺上高效、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只有做到综合性、系统性的管理才能保障建筑物的质量和品质。混凝土项目是建筑施工的主要技术和工作,混凝土在具体的建筑施工工作中,处于中心和关键环节,可以客观地说:混凝土项目任何问题都值得建筑行业高度重视。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往往更关注混凝土强度、裂缝和质量,而对于混凝土表面泌水却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混凝土泌水只不过对混凝土表面产生观感影响而已,对混凝土结构本身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根据建筑科技的长时间研究发现,混凝土泌水不但可以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砂斑、麻面和砂线,而且还容易引发混凝土表面塑性开裂,并且影响混凝土内外的结构性能。建筑行业应该对混凝土泌水现象有清晰的了解,掌握导致混凝土泌水的主因果关系,对混凝土泌水产生的各种危害有进一步的认识,找到控制混凝土出现泌水的技术和工艺,针对各种混凝土泌水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希望通过防治混凝土泌水起到提高混凝土项目质量,提升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
 
  空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大家普遍关心的是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达到要求,混凝土是否开裂,而对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是否产生泌水不甚关心。有些人甚至认为,混凝土的泌水不过是在混凝土表面留下一些流砂水纹,难看而已。实际上,泌水不仅在混凝土表面产生砂线、砂斑、麻面等看得见的现象,而且还会导致表面的塑性开裂,在石子的底部或侧面形成孔隙,并形成泌水通道,轻者影响混凝土的美观,重者影响到整个混凝土结构的性能。
 
  1混凝土泌水的形成
 
  混凝土泌水是建筑施工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混凝土泌水形成的机理十分复杂,混凝土在浇注与捣实后,混凝土结构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在混凝土初凝前,混凝土内部的重集料的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沉降,在骨料沉降的同时对附近混凝土中水分造成挤压效应,使水分和水泥浆出现上浮于混凝土表面,产生混凝土泌水。
 
  2混凝土泌水的危害
 
  2.1混凝土泌水对混凝土表面的危害
 
  首先,混凝土泌水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砂斑、麻面和砂线等外观缺陷。其次,混凝土泌水会留下自混凝土底部向顶层的毛细管通道网,容易造成盐溶液、水分和腐蚀性物质对表面损坏。最后,混凝土泌水会使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大,混凝土硬化后出现耐磨性和强度双双降低。
 
  2.2混凝土泌水对混凝土结构的危害
 
  首先,混凝土泌水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致密性,降低了混凝土粗骨料和钢筋的附着力。其次混凝土泌水会形成混凝土塑性收缩,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性能。其三,混凝土泌水会引发混凝土结构的沉降,产生塑性裂纹,最后,混凝土泌水会引发混凝土整体结构产生沉降,造成混凝土层间结合强度降低并易形成裂缝。
 
  3混凝土泌水产生的原因
 
  3.1混凝土原材料对泌水的影响
 
  水泥的品种、质量、颗粒级配和强度等级对混凝土泌水具有最重要的影响,早强行型水泥、理化性能强式水泥、粗颗粒水泥是产生混凝土泌水的主要水泥品种。混凝土拌合物中细骨料含量较少也是产生混凝土泌水的原因。
 
  3.2配合比对混凝土泌水的影响
 
  单位用水量越大混凝土泌水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水灰比越大混凝土泌水危害的程度就越高;砂率高低与混凝土发生泌水成反比关系。
 
  3.3施工方法对混凝土泌水的影响
 
  首先,混凝土搅拌时间过长是拌制混凝土混合物过程中产生泌水的主要原因。其次,混凝土浇筑高度过高,混凝土在重力影响下下落会导致混凝土泌水量突然变大。最后,混凝土振捣过度也会引起混凝土离析和泌水。
 
  4混凝土泌水的预防要点
 
  4.1改善混凝土的配合比
 
  用合理颗粒级配的水泥;减少用水量和减少水灰比;掺适量减水剂和泵送剂;改善骨料级配,适当增加砂的用量对控制混凝土的泌水是有利的。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