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起巍山,北达维西,轻度变质构造带的北部地区存在着各类型汞矿,是云南具有远景的汞矿带。金顶的铅锌矿规模巨大,由金顶向南至永平施家村一带,是寻找此类型铅锌矿的有利
地区。
轻变质带间的复杂构造,在南部也有发现,如勐野井钾盐矿床经钻孔揭露证实,由于低角度的逆掩构造,使老地层逆掩复盖在第三系含盐地层之上。
本区轻变质带以及后期形成的复杂构造,是与堑沟盐系的沉积环境有关。当堑沟中沉积盐系以后,中生代盆地已最后封闭。由于堑沟两侧的挤压应力和盐系本身的塑性,极易形成两侧岩石的层间滑动,甚至逆掩于盐系之上。这类层间滑动带为各类矿产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构造条件。因此,盐系地层以及两侧的轻变质带是本区的汞、锑、砷、铜、铅、锌矿的成矿有利地带。
4结论
兰坪思茅中生代拗陷盆地沉积,开始于中三迭世,此时东西两侧之哀牢山、澜沧江构造带已经逐渐褶皱升起,供给沉积盆地充沛的物质来源,在沉积作用进行的同时,盆地中部发生张性裂谷,可能切割甚深,导致堑沟带具高热流异常,致使堑沟及其两侧岩石发生轻微变质,堑沟活动可能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热流异常亦长期存在,并持续至下第三系盐系沉积。三迭纪末期海相盆地逐渐封闭,形成滨海相或沼泽沉积。早侏罗世盆地完全封闭与海隔绝,成为陆相红色沉积盆地,此时盆地西部可能由于澜沧江带的强烈上升,而使盆地西部也相对隆起,因而缺失下侏罗统沉积,此时中部堑沟继续活动,并控制了下侏罗统的沉积环境,其后盆地短暂上升,遭受剥蚀,中侏罗世再次接受沉积,而且盆地有所扩大延至澜沧江以西。由短暂之沼泽盆地开始,继之以含铜砂岩沉积,其后沿怒江及澜沧江构造带有海水侵入,形成杂色海相地层,其后又复封闭而为陆相盆地。
参考文献
[1]曾荣,薛春纪,刘淑文,高永宝,朱和平.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与流体的稀土元素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7(02).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