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2年3月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到“到2015年,初步建成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在此环境下,我省的技工院校信息化建设应立足长远,应建设一个高性能并能扩展的信息化平台,才能让广大师生在此平台上有效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科研的结合,最终促进教科研的长足发展。
1技工院校信息化现状
近年来,技工教育信息化建设偏重于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使得资源分散或重复,形成信息孤岛,限制了更高层次的信息处理。基于技工院校有很大的共性,因此可根据其办学特色整合各种资源,建设专属的信息化平台。
2云计算下的技工院校的信息化建设
2.1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
云计算通俗的理解是将计算机的各种计算能力作为一种资源提供给用户,就好比电厂的集中供电模式,可以由用户选择性地使用。云服务的规模大,学校自主建设和运营难度高,并且出于信息安全方面考虑,因此建设技工院校的专用云最为合适,并且可以为今后连接到教育云打好基础。
2.2技工院校信息化方案
2.2.1做好顶层设计
技工院校的专用云建设首先应重视顶层的设计。信息化顶层设计是从全局出发,根据信息化的特点,全面分析机构的各项业务,建立该机构的业务模型、功能模型、数据模型、用户模型和权限模型,并结合机构的信息化现状,进行技术架构与基础保障环境规划,进而设计出信息化总体技术方案与路线图,包括信息化建设和实施方案。
因此,应根据技工院校的办学模式和日常运作作整体规划,构建一个安全的、运行稳定和维护方便的环境。除了从全局出发以外,还应进行关联性思考,包括今后实现“云联云”等方面设计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实施规划和技术方案。
2.2.2整合现有硬软件资源,降低投入成本
云计算技术开发的重点,不在于建立了多少数据中心,而在于对云资源价值的深度开发和应用,让云计算的价值能量和增值服务优势得到充分显现。要建立现有计算能力的资源存量清单,提供可用物理服务器数量和负载存量,摸清虚拟机或工作负载在整个可用服务器群中的智能分配资源量。把闲置资源整合起来,进行深度开发,从存量资源中开发云服务的增值价值。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初期的投入,减少计算能力的浪费。将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现有的服务器组织成云服务器集群,如果不够再适当添加若干高性能的服务器,以满足云计算服务的要求。这样既可以避免服务器负载不均衡的问题,既充分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又能使投入成本得到优化。
2.2.3采用虚拟化技术
在对各校的存量资源进行增值开发时,要注重采用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实现的关键技术。
传统数字校园中客户端的硬件要求较高,而在云计算环境下,绝大部分计算任务将交给云端来完成,通过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应用虚拟化、平台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等技术来实现计算能力。虚拟技术是将云计算资源池中可用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整合起来提供服务。学校师生的客户端可以使用瘦客户机、性能一般的旧电脑或者智能手机均通过运行镜像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接入云服务,获得与本地计算机十分接近的使用体验。这不仅利于信息资源的增值开发,减少学校维护和升级的投入和精力,更有利于闲置和沉淀资源的功能激活。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