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尤其在幼儿教育领域可谓是大名鼎鼎。蒙氏教育着重强调对幼儿思维发育、身心健全和创造力的培养,其根本诉求是帮助幼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研究蒙氏教育法对幼儿发育、学习的正面影响,极具现实意义。发散思维作为幼儿创造力的主要标志,历来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点培养方向。将蒙氏教育法与幼儿发散思维培养结合起来,很有现实价值。 一、蒙氏教育法的“人本位”和“人性化”特点决定了其对幼儿发散思维培养的促进作用 蒙氏教育法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创立的一张幼儿教育理论,涵盖了现今幼儿教育领域的大部分成果和内容,在世界幼儿教育范围内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依据蒙台梭利的蒙氏教育创建的蒙氏教室则可以视为一个儿童的乐园和小世界,其间快乐无穷,因此深受儿童的欢迎和喜爱。同时,在开展幼儿教育的初始阶段,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往往是幼儿教师和家长们较为关心的问题。所谓的发散思维,其实就是思维的扩张与辐射的状态,也可以看做思维能力的蓬勃发展与拓宽,其实是创造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蒙氏教育法的基本理论架构其实包含着培养幼儿发散思维的内容,这些着重体现在蒙氏教育法的“人本位”和“人性化”特征中。 蒙氏教育的核心理论就是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天性”,这与发散思维的基础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幼儿教育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以幼儿的实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孩子们是否通过教育活动取得了思维、能力的进步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发散思维是幼儿思维培养的一个重点,也是儿童天性的展现,这与儿童占据幼儿教育中心的理论不谋而合。利用蒙氏教育法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不但是可行的,而且能够突破传统幼儿教育模式的束缚,走出一条全新的路径。所以,总体来看,蒙氏教育法对幼儿发散思维的发育、培养都有着积极的正面促进作用。 二、蒙氏教育法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特点可以推动幼儿发散思维的培育 幼儿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思维不断发育、提高和实践能力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中包含着“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两个关键要素。思维能力中,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和独立思维意识是幼儿教育的着重点所在。发散思维的培养其实是引导孩子们更好的思考问题。更广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加灵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对思维活跃度的锻炼。蒙氏教育法人为,儿童的个体应该符合“自由,独立,完整”的特点,即孩子们既要充分保持思维的灵活性、活跃度和专注度,同时也要具备集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这些其实都与发散思维密不可分。蒙氏教育法强调的“个性”与“群体”的兼顾,其实也正是培养发散思维的重要窗口。 所以,当幼儿能够独立的思考和表达的时候,其实就是思维体系独立的时候,这背后需要发散思维的支撑。发散思维为幼儿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崭新的感官体验和独特的反应享受,这与蒙氏教育的精髓是一致的。独立的幼儿应该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身心、意识和行为完整的幼儿,也就是健康快乐成长的典范。总体来看,蒙氏教育法为幼儿发散思维的培育开辟了一条新路,打开了一扇大门。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