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千树万树梨花开(2)

时间:2013-08-25 13:49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刘凯 点击:
要想演唱好中外艺术歌曲首先要对歌词意境进行分析。艺术歌曲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诗情画意,准确生动把握艺术形象、声情并茂、神形兼备协调统一于声乐艺术的演唱之中。艺术歌曲本来就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思想感情是诠释

  要想演唱好中外艺术歌曲首先要对歌词意境进行分析。艺术歌曲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诗情画意,准确生动把握艺术形象、声情并茂、神形兼备协调统一于声乐艺术的演唱之中。艺术歌曲本来就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思想感情是诠释歌曲的灵感源泉。爱与恨、满意与愤怒、希望与失望、欢乐与悲伤、请求与拒绝都可以用歌声表达。《核桃树》用优美的钢琴琶音音型和一再出现的主题动机来表现春风荡漾、树叶沙沙作响的场景中,一个青年人对爱情幸福憧憬、热烈向往的心情。艺术歌曲《魔笛》展现了一幅穆斯林后宫的画面:当主人睡着的时候,心爱的人在享受着情人吹奏的曲调,悠悠笛声时而悲伤、时而欢快,每个音符都好似神秘的轻吻飘拂而来,让人如痴如醉。在演唱中,对艺术歌曲的理解、有控制的歌唱状态很重要。控制的度过了,声音发硬,呆板木讷;控制的度不够,声音苍白、扁平无力。对舒曼《月夜》艺术的控制,太强将破坏整首乐曲神秘、肃静、如同笼罩着一层稀薄的纱的气氛,太弱则支撑点就“塌”了。总而言之,对于表现艺术歌曲的歌词意境,首先,应深入到歌词的情景中去;其次,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前者是艺术表演追求的目的与效果,后者则是演唱者进行艺术创作需要的内心源动力、感染力,它源于演员心灵的投入。因此,要唱好艺术歌曲,就应该把自己置身于歌曲表达的情景里。
  通过对艺术歌曲的学习我体会到一些演唱方法途径,更能促使演唱声情并茂。首先,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歌曲带有浓郁的时代特色,饱含丰富的时代气息。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其作品要求声音力度、强弱幅度都不是很强烈;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强调自我主观意识的表达,多以理想事物、古代神话传说和幻想故事为题材,强调音乐与诗歌、戏剧、绘画等结合,注重音乐的标题性和诗情画意,重视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体现民族性。其次,民族特色,借助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更好地分析和演绎不同国家、民族的作品风格。例如德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含蓄、内向、诗意,情感细腻、小动作多。如《鳟鱼》轻松活泼的讲述,跳跃且不失戏剧性变化的情节表现。意大利的艺术歌曲《我亲爱的》、《假如你爱我》就比较倾向于热情洋溢,情感外露夸张。而我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艺术歌曲,《问》、《春思曲》等风格内向、典雅、小巧精制、文人气比较浓。最后,创作风格。在我国的艺术作曲家中,黄自的作品风格精致、典雅,赵元任的作品简朴、醇厚。再如同为艺术歌曲大师的舒曼多表现人的内心情结,对歌词的诠释分别放在了歌声与琴声中,有时甚至用琴声代替了歌声,伴奏和演唱都是其创作手段;而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较多地表现对大自然的感悟,《致音乐》、《听,听,云雀》多以歌唱为主,大多数艺术歌曲音域适中、结构紧凑、表现细腻,很适合演唱者培养和加深有控制的自然状态,形成有控制的演唱意识。“唱好了中声区、高声区就成功了一半;唱好了弱音,强音也容易唱好。”艺术歌曲发声状态多以混声为主,演唱时,各声区要扩张胸声,打开喉咙,声音伴随气息连贯流畅、由内而外自然发出,到了换声区的地方保持喉头的稳定位置以音高为基准、气息和情感为动力,自然混合真假声;在听觉上,艺术歌曲的线条相对柔和抒情。
  从审美角度来看,艺术歌曲作为音乐与文学相互结合的产物,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和精神内涵,我们能多方位多视角多维度地领悟歌唱从声乐到音乐再到生活而引发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受。
  参考文献:
  [1]赵梅伯.歌唱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尚家驤.意大利歌曲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
  [3]石惟正.声乐教学法.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