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微课程开发实践探索(2)

时间:2016-11-30 14:21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付奎亮 点击:
基于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微课程资源建设 微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基本指导思想来源于课堂和工作实际,注重教与学过程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打破资源静态、孤立和封闭发展的状态,通过一系列措施,通过全区师生共同参与
  基于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微课程资源建设 微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基本指导思想来源于课堂和工作实际,注重教与学过程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打破资源静态、孤立和封闭发展的状态,通过一系列措施,通过全区师生共同参与、共建资源、不断积累和优化、共享互动的良性循环,实现教学资源的滚动发展。 
  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课程是重要载体,改革实践中着力体现职业性,资源建设以信息化为支撑,课程改革以工学结合为导向,主要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大任务小步骤的教学活动设计、“牵着走—讲步骤、扶着走—讲思路、看着走—讲要求”三步实验教学法改革、“会做、知错、改错”三层职业能力培养[3]。通过这些改革措施筑牢学生的职业根,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会计信息系统微课程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微课程开发,同时也是建立在教学系统化设计的框架下展开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此课程对于高职学生和电大学生开设目的、教学目标不尽相同,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安排也不尽相同,借助信息化平台和技术手段,利用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将两种不同体系的教学相互融合,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1)教学中进行反思——总结最有价值的经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从2008年至今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高职教育通过教学实践得出的经验有:大任务小步骤——将复杂的操作任务切分为较小的步骤向学生操作演示指导,讲练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以便于学生掌握;录制短视频教学——验证性的、常规性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通过录屏工具录制下来,学生观看视频后会很快掌握要领,提高课堂效率;典型错误广播演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误操作或软件参数设置、软件环境等原因引起操作上的障碍和困难,个别错误进行单个指导解决,普遍性、典型性错误,利用广播教学软件进行全班演示指导解决问题。 
  电大教育与高职教学虽然是相同专业相同课程,但由于学习方式和教学目标不同,因此得出不同的实践经验:电大教学采用的是面授与网上辅导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学员在学校实训室学习没有障碍和困难很小,但在家由于各自学计算机和软件平台及网络等环境差异较大,因此操作和学习比较困难,出现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又因学员统一面授学习时间有限,就在网络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方面,多引导学生提交和交流学习软件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步骤与方法。通过分析发现,会计信息系统此课程在两种不同教学体系下有着一个共同点:学习者最需要的不是验证型的学习指导资源,而是解决问题型学习经验资源。 
  2)将经验总结变为成果——对经验进行深度追问,抽出策略与方法。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某种情况下比知识型学习资源还重要。可将其分为设计型学习资源和非设计型学习资源。所谓设计型,就是指导教师根据经验对易出错的业务操作步骤不直接讲给学生,而是留给学生进行正常操作,当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再给予指导解答。根据指导经验直接强调操作要领,学生也不会特别重视,因为学生没有“错误的经验”,在实践操作时仍然出错,出错时还要再演示解答和解决问题。而非设计型就是一种更真实的接近实际工作环境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惑,对这类在学习与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情境是不能设计、也不便于设计的,针对此类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听起来会更加认真,因为对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更实际、更有用。 
  3)对成果进行共建共享式微课程开发——将成果进行“课程化”开发,形成微课程。以解决问题为主的微课程开发,就是对往年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整体设计、统一管理、系统开发、使用中评价、进一步优化的过程。让学生和教师这些第一使用者参与课程建设,通过建设促进学习,通过共享提高效率。学生参与微课程学习资源建设来源于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培训活动改革经验。全国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比,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难得多,如果教师从头到尾完全讲,也必须要先做一遍再去讲,这样就会浪费大量宝贵时间。对培训活动安排加以调整,教会学生思路与解题方法,学生分工操作并把操作步骤和过程进行录屏,然后集体互相广播展示共享;学生做不出来的再由教师讲解并录制,从而达到共建共享目的。 
  教师参与微课程学习资源建设来源于电大开放专业教师教研活动和高职教育教师课堂经验总结。随着微课程在国内的兴起和实践,教师参加相关微课程培训之后,有着共同的需求目标,就是急需开发一列解决问题型的短教学视频,应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校级资源建设项目“会计信息系统常见问题与解决”微课程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引导下,教研活动改变了传统任务的安排,微课程开发不仅作为一个开发项目,而且作为教研活动,统一规划微课程开发,课题任务、分工、网上讨论、搜集数据按照微课程开发流程进行系列化开发。 
  4)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只有先共建然后才能共享。在课程开发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微课程的开发,教师和学生从使用者、学习者到开发者、创造者转变。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及时记录与总结,是开发微课程的第一手数据。学生参与微课程开发的实践,可分为记录学习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共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录制解决问题的过程三个层次。最后在网上教学活动讨论区进行共享,从而达到学习经验传播的目的,最终实现学生共建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目的,学生既是开发者又是使用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学生操作实践中出现的困难进行解决,是微课程录制内容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是微课程开发的主要实施者,主要任务有设计并解决问题、搜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对典型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解决典型问题,最后分工协助录制高质量系列微课程。 
  3 总结与展望 
  微课程是一种适合学习者学习特征的新型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为了使用者更好、更广地使用这一资源,除了开发出优质的微课程资源外,还要考虑微课程数字化学习平台,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教学活动改革,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为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平台的建设,先后经历自建阶段、付费购买阶段、校企合作共建共享阶段等三个阶段的实践探索。微课程的生命力在于优质的内容,这些内容只有来源于课堂实际,来源于学生与教师的需求,使用者才会主动去使用。在开发与建设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教师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可以围绕一门课、一个专业,不同学校教师按照项目开发管理的要求进行共建共享。 
  微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需要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静态资源为基础,以动态生成性资源为建设重点。这不仅是微课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的助推器。优质信息资源应与课程改革相适应,改革先行,以建促改,以改促优,边建边用,滚动发展,让微课程从竞赛型、展示型应用转变到常规型、课堂型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珠珠.数字化资源应用与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 
  2005(5A).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付奎亮.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三段式”动态实训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6).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