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声乐作品编配钢琴伴奏不是一个相对孤立的创作过程,要根据作品本身风格仔细推敲,它是完美塑造声乐作品形象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当前,正谱伴奏越来越受到广大声乐艺术工作者的重视,国外一些传统的歌剧、艺术歌曲等声乐作品和伴奏往往是出自作曲家本身,其协调性和风格性把握得很好,在演奏时严格按照谱面来,就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当前,各专业院校为学生开设了伴奏课或者艺术指导课,学生所演唱的曲目必须用正谱伴奏,遗憾的是现在许多声乐教材的正谱伴奏编配水平不高。声乐伴奏的编配要符合作品本身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要重视作品风格、曲式、和声、织体的协调运用,重视歌词内容和情绪发展。[7]以人民音乐出版社自2003年起陆续出版的《声乐教学曲库》为例,这套教材重视正谱伴奏的编配,每首作品都由一名音乐家为其专门编配伴奏,体现了严肃性和规范性。[8] 3. 重视声乐教材的细节设计 声乐教材是体现声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把声乐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中介,是实现声乐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声乐教材的编辑要重视许多细节,重视教材外在的版面设计、装订和印刷,要考虑声乐教材的使用方法。声乐教材的幅面尺寸以185毫米×260毫米为宜,尽量避免不宜展开书本的铁丝装订方式,书本不宜过厚。有些声乐教材为了节约成本,一个版面印刷两首以上歌曲,使用和复印起来都很麻烦,而且给人的感觉很不好。要重视教材的内涵设计,应在歌曲后面撰写“教学演唱提示”,将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内涵和演唱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写清楚,以提升教材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王鸿立. 关于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中教材建设问题的思考[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9(2). [2] 徐敦广. 当前我国高师声乐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中国音乐教育,2012(8). [3] 周亨芳. 对高师声乐教材建设与使用的思考[J]. 音乐探索,1999(2). [4] 康爱琪. 对高师声乐教材范式的思考[J]. 人民音乐,2004(6). [5] 揭冰. 高师声乐教改初探[J]. 艺术探索.1998(1). [6] 牛月莹. 中国声乐教材编撰方式综述与创新思路[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7] 黎英海. 歌曲即兴伴奏编配法[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8] 人民音乐出版社. 声乐教学曲库[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