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浅谈在声乐演唱中如何做到声情并茂

时间:2013-08-24 14:25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核心期刊网 点击:
歌唱是一门全身心都参与的表演艺术,发声和情感共同构成了这一艺术的整体结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在声乐作品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要充分地运用脑、心、身,把声与情巧妙地结合起来。只有两者同时进行,才能将声、字、情完美的贯穿于歌唱过程中。因此,在声乐演
  捷克的著名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爱因斯坦曾说过:“表情是歌唱的灵魂。因此,只有当声音加表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能被称为‘艺术’。”很显然,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声情并茂,声音和情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时,才能成为真正的歌唱艺术。所以,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要做到声情并茂,就需要演唱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于歌唱之中,用以声传情的演唱,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使声乐艺术中的声与情完美的结合,做到声情并茂呢?
 
  一、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现代声乐生理和心理研究证明,歌唱是一个统一的运动,是发声器官等诸多方面的运动。为了达到科学准确的发声方法,就要对每一项声音技巧明确它的规范要求。人体各大呼吸器官,如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器官,这四大器官是歌唱发声中的主要功能系统。这些发声的器官对于歌唱者能否唱好一首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之间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机、合理、能动地结合在一起。在声乐演唱中,人体的发声器官必须协调运作、合理搭配后才能做到用最少的力气和最节省的呼吸获得流畅、自如、美妙的歌声,才能唱出圆润的、有色彩的、优美动听的歌声。就像演奏家在演奏每首歌曲时,都要根据词曲的要求不断地调整呼吸的强弱,声带的长短、薄厚,共鸣腔体的大小、长短以达到不同的音高、音量、音色方面的要求。声乐演唱又是一种大脑训练、思维训练、歌唱器官的训练。这就要求歌唱者用听觉、视觉、感觉去观察、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需要有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训练方法结合起来,才能日臻完善,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明白了这个道理,声乐训练就会少走弯路,才能获得声乐歌唱各种技能训练的高效益。所以,歌唱者只有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演唱好一首歌曲,只有将人体这庞大的“乐器”掌握好了,才能唱出美的声音,才能将每一个作品发挥到最好。
 
  二、深刻理解作品,以声带情
 
  深刻理解是对作品的第一印象,进一步深入升华再创作的过程。一首触人情怀的歌曲无疑是作者与演唱者的艺术结晶。因而人们在抒发感情的同时,因时代、社会、民族、文化等审美不同其艺术表现中的声音、风格、语言及各种音乐中的抑阳顿挫等也不同。如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高腔凄美,新疆民歌节奏鲜明欢快,蒙古民歌舒缓辽阔,青藏民歌高远奔放等。各类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其作品风格、内容形式不同,其表现方法也不同。因此歌唱者必须在深刻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调动全部身心进行全面设计、布局,使声音音色、语言、呼吸、动静相溶的音乐张力,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融入作品中而不是冷漠的局外人。要从知情、唱情、传情达到水到渠成的技艺结合。
 
  我国古代声乐大师李渔在《闲情偶寄》文章中特别提出“唱曲宜有曲情……曲情者、曲中之情节鲜明、情节知其意之所在,则唱出口时,俨然此种神情,悲者黔然魂消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各种具有区别,此所谓曲情是也……”李渔是针对当时演唱中所存在的某写不良倾向所做的评论,但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以情带声,提高声乐技巧
 
  在演唱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激情就会使各发音器官都处于完全开放、自然放松的状态。如两肋张开,腭盖高抬,保持吸气状态发声等。而且由于精神饱满,精力集中也益于做到声音既有力度又有支点,而这样的声音也正是情感表达所需要的。激情的演唱对训练高音也有很大的帮助,在练习时高音往往不易唱好,我们就可以把它引入自己喜欢的练习曲中,注入丰富的感情,这样就可以忘记原来唱这个高音时的“紧张感”,甚至是“恐惧感”,而下意识地把这个音唱得很好。这样反复训练后再带到原来的演唱中,记住的这种感觉逐步变成下意识的演唱,并能达到随时再现的能力,这就是“以情带声”的典型例子。另外,呼吸、共鸣、位置等一些技巧常常是感情被激发后,注意力高度集中时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会印象深、记忆牢、进步快。由此可见,激发演唱者的情感对声乐技能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重视声乐艺术中的个性表达
 
  个性是一个人的领悟,它象征着独创,个性是通过内心严格分析,深入刻画,激动心神的表现过程,每个人在表现艺术中都灌注着自我必然的反映而不是强制产生的,艺术个性的发展能够借鉴第二方,取长补短、吸取化合,使对方的营养化为自身的肌体。正如世界各国,借鉴了意大利美声唱法,发展了本国的歌唱方法,立足于世界歌唱艺术之林。
 
  从艺术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冲击力”强烈地融入心怀,而这种“冲击力”就是艺术的个性表现。正如艺术家通过富有个性的艺术手段精心塑造的艺术品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形象一样,在各自所产生的巨大的艺术力量的主导下,放射出无穷的魅力。使我们今天仍然赞叹欣赏那些古典艺术精品、雕塑、绘画、陶瓷、建筑和音乐大师莫扎特、贝多芬等艺术大师们的传奇杰作,千百年永久不衰,发挥着像历史一样久远的生命力。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