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论柳宗元的散文艺术   

时间:2016-10-28 09:15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胡成娟等 点击:
【摘要】柳宗元是我国唐代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创作涉及散文、诗、赋并且尤其以散文著称。他在散文史上与韩愈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后人把他与韩愈并称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更重要的
 
 
  【摘要】柳宗元是我国唐代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创作涉及散文、诗、赋并且尤其以散文著称。他在散文史上与韩愈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后人把他与韩愈并称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更重要的是提出文以明道的观点,解决了内容与形式和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及古文文体形式的问题。柳宗元以其创作的杰出成就,不仅压倒统治文坛数百年的骈体时文,而且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关键词】柳宗元;散文;文以明道;传记;山水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创作涉及散文、诗、赋并且尤其以散文著称。他在散文史上与韩愈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后人把他与韩愈并称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更重要的是提出文以明道的观点,解决了内容与形式和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及古文文体形式的问题。柳宗元以其创作的杰出成就,不仅压倒统治文坛数百年的骈体时文,而且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一、文以明道的创作思想
 
  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的功绩和作用,实出表现在首次提出文以明道的观点。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们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文与道的关系。唐代的另一位文学家韩愈倡导的是道内文外和文道统一的观点。而柳宗元在《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提到:“然圣人之言,期以明道。”“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由此可见,柳宗元在文与道关系的认识上与韩愈是基本一致的。
 
  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的功绩和作用,还表现在妥善地处理内容与形式和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解决了“古文”文体形式问题。自唐初以来,已经有人提出变革文风、少用华丽辞藻的观点,但并不激烈地对骈体进行彻底变革。柳宗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新主张:“新‘古文’必须在批判骈体文的形式主义和继承先秦两汉古文优良传统中完成,这种批判不能简单地否定骈体的表现形式,而要击中它内容空虚浮靡、形式脱离内容的要害,应从被否定的骈文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这种继承不是生硬模拟,追求形似,而是把握其精神,做到明而能融,化为自己的血肉。”
 
  柳宗元的专长在于杂记和杂文,我国古代比较成形的杂文,是伴随着古文运动而产生的。柳宗元的散文又常蕴含不同的思想内涵,既有冷静、清醒的理智型作品又有抑郁、愤愚的情绪型作品。柳宗元散文还具有鲜明的原创性。第一,是在传记散文方面,为普通平民百姓立传,从而突破了我国正史传记和非正史传记不为普通平民百姓立传的旧传统。第二,是在山水散文方面,创造天人合一的意境,从而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自然美与天人合一哲学相融合的山水散文意境的新局面。
 
  二、柳宗元的平民百姓传记
 
  我国的正史传记和非正史传记没有为普通平民百姓立传的传统。而柳宗元散文的突出贡献就在于对这种传统的大胆而有力的突破。柳宗元具有文学性的人物传记,大约十四五篇。这些人物传记的价值在于作者能够深刻地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同情并反映人民生活的悲惨。
 
  例如在其代表作《捕蛇者说》中,作者通过蒋氏这个捕蛇者的悲惨遭际,描写了中唐时代赋敛毒于异蛇的悲惨景象,反映了封建剥削制度的残酷。作者旨在反映当时赋税剥削的残酷,但不从正面着笔,而是首先竭力描写永州毒蛇的可怕。他通过毒蛇的可怕来衬托赋税剥削的残酷。再如在《童区寄传》中,作者通过揭露当时社会人口买卖的罪恶,歌颂了少年区寄勇于克敌制胜的大无畏精神,同时也寄托了他愤世嫉俗、被贬不屈的心情。
 
  柳宗元平民百姓传记的意义,是揭示人性善的本质:同情心、自由心和人的尊严。在《宋清传》中,药商宋清对一切求药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而以赊死者千百”。
 
  平民百姓具有智慧才能,是柳宗元百姓传记的又一主题意义。《种树郭囊驼传》记述长安丰乐乡农民郭囊驼“业种树”,“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回答人问说:“聚驼非能使木寿且擎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漪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者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所谓舒、平、故、密,属种树技术,而顺天、致性、不害其长,则是种树的原理。在郭驼的种树原理及其技术中,包含着一种智慧,一种哲学,即对植物生命的爱护和对植物本性(生长规律)的尊重。这位农民的智慧,与中国哲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以及“率性之谓道”的智慧,是相通的。宗元的百姓传记,实际上是为平民百姓争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
 
  三、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散文
 
  我国文学史上的山水散文,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成熟。但这些作品描写山水自然的情思还是限于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尚未营造出“天人合一”的意境。柳宗元可以说是开创我国山水散文天人合一意境的第一人。柳宗元的山水散文,不仅是借助于大自然美来表现人的一般情感思想,而且是借以表现人的天人合一情思,形成山水自然之美与天人合一情思相融合的散文意境。天人合一情思之所思,即是人自觉地体认到人与自然在生命本源和形上本体的同一。柳宗元山水散文的天人合一意境,不仅具有一种如画如诗的直观美感,而且具有一种照见人与自然本真关系的透澈哲思,是一种澄明之境。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散文的代表作品。这篇游记的重要意义体现在:第一,标志着天人合一的散文意境的产生。这一意境产生的契机,是“游”。游是自由的体现,是人从世俗命运得失名利中获得自由解放。由游而观照宇宙自然,体验宇宙自然,从而呈现山水天容宇宙自然之境界与天人合一哲学体验相融合之意境。“悠悠乎与颖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即表示此种人的精神与宇宙自然契合的体验。
 
  柳宗元在被贬谪期间还创作出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在这当中《小石潭记》中写水与光与鱼之和谐统一,然后用“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合,似与游者相乐”。描绘出人与自然之美。《石渠记》:“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大自然的美妙之音,有如琴弦之悠扬,洞箫之泣诉,又似交响合鸣。再看“又如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即近,其听始远”。山水之神奇诡异怪美尽在笔下,静则美,动则亦美。作者给山水以奇异,给山水以灵魂。永山永水如诗如画,是大自然的赐予,是作者心灵的讴歌。
 
  柳家元作为一代宗师,以其坚强的意志和超人的才能,为后世留下了思想蕴厚深刻、内容丰富多彩的散文名篇。他提出文以明道的观点,解决了内容与形式和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及古文文体形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将这种主张切实应用于自己的散文创作实践。直到今天,他对普通百姓的关切同情和对山水自然的崇敬热爱仍然陶冶了无数读者的情操,净化了无数人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说,柳宗元的人文情怀和文化精神注定是不朽的。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2]顾易生.柳宗元[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3]刘大杰.古典文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4]宋绪连.柳宗元散文的创造价值和文学地位[J].辽宁大学学报,1999(6).
 
  [5]邓小军.柳宗元散文的艺术境界[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3(1).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