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以下简称《论不平等》)一文一直被视为卢梭最具特色的原创作品,在这篇文章中,卢梭通过对人类原始“自然状态”的描述,并将此作为其政治哲学的理论起点,系统论述了人类社会起源的历史看法和民主主义政治思想。因此,客观还原卢梭的“自然状态”对于进一步研究卢梭学说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原始人类;“自然状态”;“自我完善化”能力
在《论不平等》一文中,卢梭对于已脱离“自然状态”社会人的看法,基本处于消极状态,“人类在社会的环境中,由于继续发生的千百种原因;由于获得了无数的知识和意见;由于身体组织上所发生的变化;由于情欲的不断激荡等等,它的灵魂已经变了质,甚至可以说灵魂的样子,早已改变到几乎不可认识的程度。”所以对于卢梭人本主义历史观和其激进的民主主义政治学说而言,界定处于社会状态中的人类和处于“自然状态”中的人类因而具有及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上所述,卢梭认为人类处于现实社会状态中的恰恰是一种类似于霍布斯所描述的人类的“自然状态”,即“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但是这种状态并非霍布斯所认为的人类“自然状态”,而是在“私有制”在人类社会之中已经产生并取得一定发展的状态之下而出现的,而“私有制”产生之前的社会才是人类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状态”。通过以先前人类最真实“自然状态”的描述和对人类真实状态消亡的论述,而解释现实人类政治生活中的种种不平等、非正义的现象,这则成为卢梭《论不平等》一书创作的初衷,这一点在卡西尔看来是康德赞赏卢梭关于“自然状态”描述的原因,他说:“康德认为,卢梭并不要把人拉回自然状态,而是要人借助于回首跂望来省察传统社会的偏差与缺陷”。
一、生理角度之下的人的“自然状态”
卢梭对于人类原始“自然状态”的描述,是返回到私有制产生之前的人类最简单形式之下而做出的理论假设,人类原始“自然状态”的假设是这样子:“推定人自原始时期以来,他的构造就和我今天所见一样:都用二组行走,都像我们一样使用双手做事,目光设想这个大自然,并用眼睛观测广大无边的天空。如果把这样构成的一种生物,剥去了他所能禀受的一切欸超自然的天赋,剥去了仅因长期进步才能获得的一切认为的能力……那么,我便可以看到人这种动物,并不如某些动物强壮,也不如另一些动物敏捷,但总起来说,他的构造却比一切动物都要完善。”由此,卢梭对于人类原始“自然状态”的界定与划分,很明显体现在是人类已完成从类人猿的进化,但却尚未进入“私有制”产生这一历史区间的。
在这段历史时期中的人类,过着与动物生存方式并无二致的生活,由于生存环境的现实客观条件限制,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在卢梭看来,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于必要生存资料(即食物)的获取;二是“更可怕的,没有适当方法可以防御的敌人,那就是幼弱、衰老和各种疾病等天然的缺陷。”因而,处在这一人类进化史阶段的人类,由于一出生就立即面对这种困难的生存环境,需要对生存所需食物的获取和克服天然缺陷,原始人类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方式(与其他物种争夺可使用的事物资源)不断加强自己对于身体要素的强化,使原始人类(野蛮人)的身体条件,无论在强度、灵敏度、耐受力以及柔韧度等方面都有着惊人的表现,对于卢梭而言,“野蛮人的身体,是他所认识到唯一工具,他把身体用于各种不同的用途,我们由于缺乏锻炼,已不能像他那样使用自己的身体了。因为我们有技巧,所以我们已经没有野蛮人因实际需要而养成的那种体力和敏捷。”
所以,由于原始人类出于对生存实际需要的目的的满足,原始人类必须使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得到充足的锻炼与运用,因为“自我保存,几乎是他唯一关怀的事情,他所最熟练的能力必然是为了制伏他的俘获物或者为了不作其他野兽的俘获物,而以攻击和防御为主要目的一些能力。”因而,原始人类在长期对生存物资的获取过程中,不断进行了“自我保存”目地的勇敢搏杀,而拥有了更高大的身躯、更强壮的体制、更多的精力,体力和胆量,使得原始人类在这一次次的生死搏斗中生存下来了。因而最终造就了原始人类杰出的身体状况,这也是卢梭对于人类在“自然状态”下生理方面的一个重要考量。
二、形而上学和精神之下的人“自然状态”
卢梭所说的原始人类“自然状态”不仅表现在生理方面,更重要的还有在形而上学亦或是精神之下的方面,也正是原始人类“自然状态”的这个方面,使人类得以进入私有制出现之后所造就的人类文明时期,也就是卢梭所理解的“人性退化”的历史发展进程。
流行于十八世纪法国思想界的一个普遍看法,即源于笛卡尔所认为的“动物是机器”,影响了卢梭的观点,虽然原始人类在生存方式上与野兽并无二致,但是卢梭认为“在禽兽的动作中,自然支配一切,而人则以自由主动者的资格单于其本身的动作。禽兽根据本能决定取舍,而人则通过自由行为决定取舍。”此乃其一,其二是人类具有“自我完善化的能力”,这一人类特有的能力,使得原始人类,在面对恶劣生存环境的时候,能够通过学习模仿其他物种良好的行为方式而激发潜藏在原始人类身上所具有的种种能量,使之能够协调发展。“这种特殊而几乎无限的能力,正是人类一切不幸的源泉;正是这种能力,借助于时间的作用使人类脱离了它会在其中度过安宁而淳朴的岁月的原始状态;正是这种能力,在各个时代中,使人展示出他的智慧和谬误、邪恶和没得,终于使他成为称为人类自己的和自然界的暴君”。
由此可以得出,卢梭所认为的人类具有的“自我完善化能力”,即对于外界环境地自我适应能力,暗含地指明了自然人的两种现代人所具备的精神上的能力,一是自我判断能力,二是自我的选择能力,正是这两种能力使得自然人可以借助环境开发人的启发能力,使得自然人得以进化。
所以,从生理和形而上学两个角度,卢梭建构了原始人类的“自然状态”,即隔离人类所受社会影响的因素之外,人类真实的生存状态是什么样的。卢梭把人本身所固有的一切,和因环境与人的进步使他的原始状态有所添加或有所改变的部分加以区分。正是处于这样的目的,才符合了卢梭书写这篇论文的初衷:“如果我们不从认识人类本身开始,怎么能够认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呢?”
【参考文献】
[1]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卡西尔.卢梭·康德·歌德[M].北京:三联书店,2002.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