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试谈乡镇文化站的现状与今后的发展   

时间:2016-10-11 09:05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覃继习 点击:
【摘要】一个地方的文化活动频繁,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质量不断提升。不仅能展示地方群众的精神面貌,而且对增强农村群众的凝聚力、振奋民族文化精神、实现中国梦,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
  【摘要】一个地方的文化活动频繁,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质量不断提升。不仅能展示地方群众的精神面貌,而且对增强农村群众的凝聚力、振奋民族文化精神、实现中国梦,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需要各层次的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乡镇文化站;现状;发展
 
  乡镇文化站是乡党委政府宣传教育的重要窗口,也是当地政府动员群众、传播信息、鼔舞群众的得力助手,具有传播知识、交流信息、推广技术、收集民情和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的多种作用。目前,大部分乡镇建有综合文化楼,內设有各项活动厅室。给群众创造良好的文化娱乐环境,有效地推进农村小康文化建设,为创建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一、目前农村文化现状
 
  这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有所不同,以多种形式开展自娱自乐活动在村寨已成普遍。与此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亟待解决,有部分农村文化建设仍处在薄弱环节。一无文化活动场地,二无娱乐活动设施,更谈不上良好的文化氛围。
 
  农村文化的滞后,导致封建迷信腐朽没落的黄、赌、毒文化残渣死灰复燃。导致刑事案件的增加,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下降,法律意识淡薄,精神空虚。对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不理解、不支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文化投入匮乏。文化活动与经济紧密相连,离开了经济,农村文化无从谈起。由于经济薄弱,制约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虽然目前每年国家下拨给每个行政村几千元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但村屯之多,导致真正得到经费开展活动的却没有几个村屯。
 
  2、文化设施短缺。一些边远山区村屯,连基本的活动场地都没有。老年人空闲时,除在家能看上电视外,没有电视看的就聚在村头树下聊天,打朴克。青壮年除了农忙外,空闲时就聚在一起搓麻将、掷骰子、关注六合彩,从而诱发了赌博现象。败坏了村风,民风。
 
  3、文化队伍失散。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是否红火,重要的是要有一支好的队伍和一批热心的文艺骨干来支撑。目前村屯大部份青壮年普遍外出打工,而部分有头脑、有文化、有一技之长的文艺人才纷纷外流,从而导致村民们自发的文艺群体失散。
 
  二、当前乡镇文化站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实施“十一五”计划和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文化事业迅猛发展。乡镇文化站从原来的“三无”即: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活动场地的状况,到如今拥有400m2的综合文化楼。内设各种活动厅室,各种文化设施配套齐全,每年国家还拨给5万元的免费开放活动经费。与七、八十年代相比,可谓一个天,一个地。然而,在现实的活动开展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紧缺,办事无从下手。乡镇文化站由2002年文化站与广播电视站合拼后,人员编制两人,人员分工各负其责。一个乡综合文化站内设:多媒体活动厅、多功能活动厅、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图书阅览室、科技培训室、办公室等厅室,这些厅室同时向外开放,群众之多,一个人顾此失彼无法完善管理。特别是开展一场大型文体活动,又没多少经费雇请人,一个人更是忙得焦头烂额。再有村下文艺队需要去辅导,农家书屋需要去指导,站里各厅室每天同时要开放,里外一个人,最后造成两头不到岸的局面。
 
  2、领导重视不够,群众文化意识淡漠。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本身离不开经济基础。一提到要钱,领导就要上火。能避开就避开,实在躲不开就随便给点。大部分领导对只见耗资,不见成效的软文化不太热心,因为没有多大用处。他们真正关心的是项目建设及财税工作,见成效、有政绩。
 
  乡镇综合文化站自免费开放以来,到来的群众大多是老人与小孩,青壮年人很少来光顾。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青年人纷纷外出打工。他们注重的是直接经济效益,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却很少关心。岂知文化站蕴藏着许多他人致富经验和科技实用技术,在为农民朋友提供一个益智益身的公共场所。
 
  3、人员老化,经费紧张。在乡镇文化站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八、九十年代招进来的,到如今都已有一把年纪了,但是还没到退休年龄。由于老的退不下去新的又招不上来,工作非常吃力被动。对现代高科电子管理时代很不适应,大部份连电脑都不会用,做些工作文档、上传下达相关的内务事,显得很不顺手,管理水平老化。
 
  虽然每年国家拨给乡镇文化站5万元免费开经费,主要用于开展办班培训,电脑维护和日常工作业务开支。一旦遇到大型活动开展,如:坡会活动、文艺汇演、各种球赛、这些需要大量的活动经费开支,仅于站里这点经费怎样去开展?因此,开展大型群众文体活动经费显得力不从心。
 
  三、乡镇文化站今后的发展
 
  乡镇文化站着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乡镇文化站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地方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强文化站建设,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群众,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保障。
 
  1、增加人员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一个有规模的乡镇文化站,基本的工作人员应该有四人,才便于开展乡镇文化活动,也便于各项文化娱乐的工作管理,更好的服务于群众,让文化站各项功能发挥最大的能量。因此,政府人事编制管理部门应给予文化站增加人员编制,使得文化站各项管理更完美。
 
  2、充分利用先进的文化设备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乡镇综合文化站楼,内设:电子阅览室、科技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厅、办公室。这些厅室都安装有先进的文化设施,特别是信息资源共享室,有许多农民致富的路子,让更多的当农民朋友到文化站厅室来参观、学习、娱乐,学习先进技术,享受生活,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让文化站成为农民朋友的娱乐之家、致富之家、栖身之地,从这里源源不断的得到精神享受、致富信息,为创建农村新能人,提供有力保障。让文化站各项功能活动室发挥最大能量,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3、加强农村级文化骨干队伍建设,推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热潮。乡镇文化站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村级文艺骨干、芦笙队骨干、球队骨干的培训。每个村屯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文化队伍。逢年过节引导群众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文艺晚会、芦笙同年、各种球赛、斗马比赛、拔河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站里每年要举行两三次球赛,文艺汇演等活动,提高村级的文化活动水平。使得村民们在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熏陶下,不再被封建迷信、赌博侵蚀心灵。形成讲科学、讲文化、讲道德的良好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
 
  4、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工作需求,文化站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各个方面的学习。一是把握时代的脉搏,积极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时了解当前农村工作的形势与任务;二是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不断吸收新的“营养”;三是加强自学,根据工作业务,刻苦钻研学习,边学边干,与实际工作需要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个人管理水平。
 
  总之,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的培育基地,是引导文化活动开展的园丁。服务于基层、面向群众是我们的宗旨,只要加强领导,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农村文化阵地就能巩固和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就能振兴。对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便可得到不断的丰富和满足。乡镇文化站的性能作用,就会得到发扬光大。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