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花道是独特而富有民族色彩的传统文化,它经过历史的沉淀与不断探寻发展,如今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本文将简单论述日本花道的主要形式、花材及花器的选用和搭配、花道的特点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日本花道;主要形式;内涵;影响
一、花道的主要形式
如今日本主要存在的花道形式有五种,即立花、投入花、生花、盛花以及自由花,它们分别有着自己的形式技巧和魅力。其中,立花起源于室町时代,由佛教弟子池坊专庆在由中国传入的佛教文化基础上创造。立花顾名思义,是“竖立的花”,意味着高雅严肃,最初是作为佛前的供花来为佛堂增添氛围的,后来由于皇室贵族的欣赏与推动才逐渐脱离宗教色彩,普及到社会中来。插花时大多采取花草向上的姿态,表现了自然界草木的勃勃生机及超凡脱俗的气质,同时表达了日本人虔诚迎接神灵从天而降的信仰。初期的立花结构严谨复杂,一般由正真、真、副、受、见越、控、流、前置、胴等9枝花条组成,每支花材的长短、倾斜度、插组顺序甚至叶子的朝向与弯曲度都是有讲究的,花枝须全部插在花器内,花脚要集中成圆柱形,总体构图左右对称。立花基本有四种花型,分别为正真、除真、水际真和眮除真,但不管哪种花型中正真枝都是笔直向上的,真枝或直立或偏离中心线一些后再次回归到中心线上。近现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环境的改变,人们在传统立花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使原本略为呆板生涩的立花变得更为生动时尚,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比如原本以左右对称为美的构图改为不对称,更具日本特色美;颜色更为鲜艳、选材更丰富等。
投入花产生于16世纪,即整体像把花材随意地投入到花瓶中一样,相比立花更为自然有活力,表现出朴素而富有诗意的美。后来随着茶道大师千利休巧妙地将茶道与插花结合在一起,投入花便主要作为茶室装饰普及开来。只须用一只简单的花器插入一两枝白梅或向日葵,便可为茶室营造出素雅幽寂的氛围。投入花侧重对花草的自然性的尊重,因此大致不需要加工花材,只用把花枝插入高身窄口的花器中并依靠瓶口来支撑花枝,但因此固定花材有一定难度,需要特别注意花材与花器的平衡。投入花一般以三支花材为骨干,即“真副体”枝,分别代表宇宙中的“天地人”,三支花材各具意义又互相调和,表现出深刻的意味。它的形态主要有“直、斜、垂”三种,直态、斜态中真枝在中、副枝和体枝分别在两侧,而垂态中真枝和副枝则伸出花瓶外并低于器口,给人洒脱飘逸之感。
到了18世纪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开始出现了生花。生花也主要采取三支主花材,但相比投入花更为高尚绚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生花使用的全是富有生机的鲜花,以三支主枝构成不等边的三角型,构图简洁优雅,并且按照三主枝偏离中线的角度不同,生花还可分为“真行草”三种花型,其中真型取立姿,表达端庄清雅的美态,花器采用细口或寸筒型,适于插枝条曲度小的草木,其倾斜度一般不超出花器之外;草型即潦草形态,花条或蔓延或低垂,表达潇洒、奔放之美;行型取真型和草型的中间态,表达流畅舒展的美感。每种花型又可分为三种形态,即生花的“三姿九态”,这三种花型是由中国书法的“楷行草”演绎而来,从而表达出精妙又富于变化的深意。此外,生花的一大特点就是花姿与容器中水面的完美映照,清澈的水面衬托得花枝秀美纯净,使人仿佛身临山野水边花草自然伸展的诗意氛围中。
19世纪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许多西洋的新奇花卉随着西方文化、思想等一起涌入日本,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盛花就应运而生了。盛花把一直以来的“点插”改为“面插”,把花像堆起来一样插在浅底阔口的容器里,通过浅盆花器露出较开阔的干净水面,延伸了空间感和自然感,同时有着可俯瞰观赏的新视角。盛花吸收了西洋花卉色彩的特点,构图上明艳洒脱,同时又注重花材的个体及组合群体自然美,枝叶舒展,顺乎自然,体现了真实、清新的自然美景。但为了保持整体的紧凑感,需在水际和插口处作适当的装饰。
20世纪前后,自由主义思潮流行,人们开始更加注重自由与随性的造型美,日本花道也焕发了新的生机,出现了“自由花”这样的现代插花形式。自由花突破了传统的形式,不像其他花型有种种制约,它强调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用抽象、富于想象的手法来达到作者追求的自然美和抽象美的境界。为了探求更多的可能性,以及反映现代人们复杂的感情,发掘出人们内心深处的美,自由花引进了新型的花材花器、采用创新的手法,如在花中配上金银的纸捻或金属物;人工使某种花材脱色等。自由花擅于个性和表达,因此更适合于当代环境和追求,其中尤为受年轻人的欢迎。
二、花材及花器的选用和搭配
插花时根据花型、环境、表达思想等的不同选用的花材自然也不同,不过许多花草有着自己固定的意义,如梅兰竹菊常象征着高尚与清雅,水仙与百合代表纯洁与幸福,鸢尾象征光明与力量等。根据花材特性,插花时也有固定的用材,如垂柳因它良好的柔软性及和花的完美映衬则常见于立花花型中;在寄托人的精神世界与表现天地调和的生花中,则常见日本国花樱花。不同场所中选材也有讲究,茶室中多选用白梅、文竹或红叶等素雅的花草与茶室环境相协调,而且为了营造更有诗意的氛围,多采摘季节感强的花材,此外还要注意避免气味浓重的花草,如夜来香、桂花等,以免花香干扰茶香;家庭或有些商铺中则常用色彩明艳、舒展的花材来增添舒缓心情、活泼氛围;餐桌上摆放的花则选用色彩轻快、有着淡淡芬芳的花草,如报春花,大岩桐等,并且插花整体也最好和餐具相协调,但需注意花枝不宜过高,否则挡着谈话者的视线,就破坏了优美轻松的气氛。
而花器已从最初只用来盛装花材的容器演变为鉴赏的一部分,袁宏道所著的《瓶史》中谈到花器,“养花瓶亦须精良,譬如玉环飞燕不可置之茅茨;又如嵇阮贺李,不可请之酒食店中”。可见花器须能衬托花材、花材也要与花器互相调和。例如立花常用肃穆有沉稳感的铜、釉陶质容器,生花也常用磨砂质、铜陶类容器来突出其格调之美,之外也用自然纯朴的竹花、木质容器来呼应生花简洁的线条美。自由花则常常创意十足,五颜六色的贝壳、海螺,日常的瓶瓶罐罐,甚至布料等稍加装饰就会变身为让人眼前一亮的花器。在花器材质上,玻璃花器的优点在于它的透明感和闪耀的光泽,混有金属酸化物的彩色玻璃或表面绘有图案的器皿,能够很好地映衬出花的秀丽明媚,但插作时要注意处理好花材基部和剑山的掩饰;藤竹编制容器因为采用自然的植物素材,比较适宜富有原野风情的清新造型。至于花器的形状上也是各有讲究的,盛花多采用广口浅底或阔口瘦身火炬瓶来表现延伸生机的自然景观;立花多采用宽边或钵类的古代容器,花器长宽高均按黄金比例来制作;自由花则多用不规则或奇特异形的组合花器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花道的特点
日本花道总的来说有两个特点,反映在外的是花草树木的生命力与自然姿态,蕴含在内的则是人们的精神世界。
1、崇尚自然
日本一直以来便有着自然崇拜的信仰,而吸收天地灵气的花草树木更是被认为是神灵寄居的所在。而源于这种思想,日本花道主张顺应自然,注重花草的原生姿态,这就要求插花者们平时要积极留意花草的生长姿态,观摩它们每一条枝干的走向,每一片花叶的舒卷,正如在日本花道上颇有造诣的埃伦·G·艾伦夫人常对学生说过的那样,“让花和枝告诉你们应该怎样去安排它们,让它们做你们的向导”,还原草木的自然之姿,使之即使脱离土壤也充满了蓬勃生命力,这样做不仅是对花草树木的尊重,更是对寄居其中的神灵的尊重。在崇尚自然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日本最古老的流派——池坊流,池坊专应在《专应口传》中提到:“把花插入花瓶仅仅是欣赏美丽的花,而如果不懂草木的风趣,就仅仅只能让花活着。”也就是说,如果不去仔细揣摩、琢磨花材的本来姿态与作品中恰当的姿态,使人感觉不到插花洋溢的生机与自然性,是不能称为真正的插花作品的。
2、反映内心世界
然而仅仅真实反映出了草木自然之姿的作品还不能算是完美的作品,只有人类的思想融进其中,作品才开始拥有了呼吸与生命。比如说,人们看到自然界的季节交替、万物一岁一枯荣,就会体会周而复始的变化中自然界永恒不变的真谛,进而领悟到人生的变化无常以及应该如何去应对;插花中各花材不尽相同各有特色,却又巧妙自然地统一在共同画面中,这又会使人想到大千世界中每个人都个性迥异各有追求,却都是建造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从而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像这样,人们把自己的领悟或所想所感通过花材的选用、组合和造型而表达出来,一方面是自己的心灵寄托,一方面也期待着自己的思想能通过作品观传递给观赏者。
四、花道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在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日本,花道被不断地发扬并创新着,据说日本的大小花道流派有两千多个,各流派的插花各有千秋,从不同角度反映着对插花独有的见解,他们大都通过开班授课、参加展会和比赛等形式来使更多人了解自己流派的特色。花道作为一门象征优雅与内涵的艺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插花来提升自己的素养、净化心灵,其中女子出嫁前的“花嫁修业”中,插花更是作为女子品德技艺修养所不可少的内容。日本大部分中小学校把插花列入必修课中,从小开始培养孩子们的审美素养与动手能力。与插花有关的学校、俱乐部和交流会等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一些公司白领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往往会通过插花来释放压力、修身养性。家庭主妇们也常出入其中,通过与花的交流来培养气质、表达自我。现在面向老年人的插花俱乐部也越来越多,旨在通过动手、交流来预防老年痴呆等。而且不止日本国内,在美洲、澳大利亚及欧洲等地也有插花爱好者所组成的国际支部,甚至相当一部分插花爱好者还特意前往日本学习正宗的花道艺术。日本花道在国内的大力推动与国外越来越多人的注目下,想必会继续更好地发扬下去。
五、结语
起源自中国的日本插花在时代变换中不断探索、创新,成为如今东方插花的典型代表,其关键几点就在于日本人独有的美意识、对外在世界的敏感性以及将人的思想与插花融合在一起。研究日本花道,不但能借鉴其优秀手法与风格,推动我国插花艺术的发展进步,更能加深我们对日本文化、民族特性的理解,促进两国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美]EllenGordonAllen.史济才,胡芳,译.日本插花入门[M].新世界出版社,1991.
[2]胡纪衡,胡玉燕,等.实用插花艺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杨伟.浅析日本花道主要的插花形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1(13).
[4]张秀新,姚红军.日本传统插花的历史和特点[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1).
[5][日]今井孝司.いけばなにおける沈滞要因の考察[J].京都精華大学纪要,2000(17).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