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艺术类高职高专德育教育有效性探索  

时间:2016-09-30 10:04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 顾晓宁 点击: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施以来,鼓励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考艺术类院校,走上艺术道路。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艺术类院校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探索艺术类院校德育工作的规律、方法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施以来,鼓励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考艺术类院校,走上艺术道路。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艺术类院校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探索艺术类院校德育工作的规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艺术类高职高专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艺术类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状况特点,归纳了艺术类高职高专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希望能够对以后艺术类高职高专德育工作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高专;德育;有效性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施以来,鼓励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考艺术类院校,走上艺术道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需要。”①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艺术类院校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探索艺术类院校德育工作的规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从实际工作中来看,要打破艺术类高职高专德育工作的瓶颈,首先要了解艺术类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状况、行为特点。
 
  一、艺术类高职高专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特点
 
  1、认识上重专业轻文化。艺术类考生和普通高考生不同,文化课并不是艺术类考生的“要害”,因为艺术类院校对文化课要求不高,“门槛”相对较低。能否进入大学学习,艺术类考生的专业成绩往往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这就造成了艺术类学生意识上对专业课的重视和对文化课的轻视。这种认识又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们在进入大学后不重视包括思想政治课程在内的文化课学习,文化基础课出勤率低,缺课、旷课现象普遍,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只在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抱着文化课不挂科,不影响拿毕业证即可的错误心态。殊不知艺术道路的长远和艺人的文化修养有很大关系,轻视文化学习、素质提升将直接影响艺术类学生未来在专业领域的发展。以知名音乐家黄英为例,她在专业领域的成功离不开音乐方面的不断研习,更离不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因为要演唱好歌剧不仅仅要声音好、技巧精,还要了解歌剧背后的文化背景。
 
  2、行为上创新实践能力强,组织纪律意识差。艺术类高职高专学生大都比较敏感,善于发现,能够找到独特的角度进行创作,且勇于实践,敢于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舞台。但与此同时,艺术类高职高专学生行为上也体现出另一面的特点即组织纪律意识差。他们追求自由和个性,但是如果掌握不好度,很容易发展为态度不端、纪律散漫。表现为在课堂上违反课堂纪律、听课不认真;在集体生活中不服从辅导员、班主任的教导,对师长的劝勉表现出抵触情绪,甚至发生极端事件。
 
  二、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层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德育工作者知识结构不合理。目前,艺术类高职高专德育队伍主要由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组成。思想政治教师主要负责课堂育人,扮演着“言传”的角色,辅导员、班主任更多的承担着课后督促引导,扮演者“身教”角色。但是二者的工作未能完美结合,而是出现了留白区域,造成了懂得政治教育的德育工作者不懂专业,懂得专业的又不懂政治教育,不能将政治教育和专业指导有机结合。甚至有些班主任自身的政治认识还不到位,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喜欢专业好的学生,各种奖助学金的分配也偏重专业好的学生,对于学生的道德水平考察不到位。其次,思想政治教师教学水平亟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具备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②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这一点在艺术类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中尤为迫切。艺术类高职高专学生个性鲜明且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单纯的依靠说服教育和课堂灌输不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造成学生的排斥心理。所以给他们上课更加应该注意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需要德育教师投入极大的精力不断的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2、学校、社会层面上存在的问题。首先,边缘化德育工作的教学和研究。包括艺术类高职高专在内的高等院校普遍重视就业率,而专业成绩的好坏又是影响就业率的一大因素,这就造成了学校不同程度上更加重视专业课教学,认为思想政治课程只是单纯为了应付上级单位检查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给专业排练、演出、比赛”开绿灯”的情况经常出现,这种做法自然而然的影响到学生的认识,德育工作在其心中的地位随之下降,给德育工作的进行带来难度。其次,社会评价考察道德情操的力度不够。社会上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更多的是和他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相关联,对其精神辐射力的参考力度不够,给青年大学生一种错误的引导。在这种“成功”概念的引导下,导致很多艺术类青年大学生急功近利,忽视自身道德修养,在校期间不重视文化课,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课,认为只要名气大、收入高就是成功。
 
  三、解决艺术类高职高专德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其今后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以下两个方面:
 
  1、德育教师提升业务能力,创新教学手段。首先,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先有一桶水。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首先要自身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过硬,所以包括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在内的全部德育工作者都必须不断补充精神食粮,提升学历,扩展视野,坚定立场、紧跟时代,用专业的知识和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学生,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应能够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能够独立扮演好“言传身教”的角色。以我院教师为例,部分德育工作者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心理课程学习,用专业知识武装自己,以便更好的了解艺术类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学生德育工作。这种做法对其他德育工作者是一种启示。其次,笔者曾经做过一项课堂调查,发现将近50%的同学不喜欢思政课的原因中都有一点就是”教学方法陈旧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可见,辅导员、班主任不能再仅仅停留于说教,思政课教师也不能再一支优盘走天下。德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利用好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他们积极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对他们开展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法治、德育、心理等方面的教育,以我院为例,“五分钟德育”就是非常好德育形式。
 
  2、学校投入倾斜德育工作,社会引导尊重德育风气。要做好艺术类高职高专德育工作,仅依靠教师还不够,还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更大支持。包括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在内的高等教育院校,思政课往往都是大班教学,一名教师要带百名学生,有时一学期下来,连学生的名字都记不住,更何谈关心爱护学生。要想思政课收到育人效果,减少班级人数,增加师生的交流探讨和实践机会势在必行。为不同专业的艺术类学生准备不同的教案,让德育更加贴近学生的专业,更具有专业特色,让学生参与进来教学环节,他们会更加有兴趣。这需要学校在德育工作者数量上有更多支持。与此同时,也需要社会导向上尊重德育工作者,让更多人愿意投身于此项事业。
 
  总之,我们应当针对艺术类高职高专的自身特色,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文化建设者和传承人。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N].光明日报,2011-10-31.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