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通过对学生特点的分析并且提出了改进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提出了以提高教学质量是改进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方法是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的手段,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也起着重要的宏观管理的作用。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管理模式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具有明显属于自己的特点,其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又有比较鲜明的特殊性。他们思维活跃,爱好广泛,社交能力强,易接受新事物,很多学生家庭条件较好,有明显的特长优势。但同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不强,少数学生甚至缺乏必要的独立生活能力,在思想和行动上容易产生“自立、自律、自理能力差、自尊心强”。在学习上,由于入学门槛低,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知识底子薄,对学习没有兴趣。一直感觉就是读书无用,很多学生存在学习成绩差、自主能力差、行为习惯差;自身问题多、家庭问题多。与同龄人相比,他们的依赖心理和叛逆心理更强,抗挫折能力和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更弱。
学生学习不积极,也是跟他们的成长经历相联系的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很多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反不少学生从小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差,上课不专心,自学不用心,不愿刻苦学习。因此,学习不积极也是高职学生的一个特点。
二、改进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
1、提高教学质量是改进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
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是贯穿高校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两条主线。严格的教学管理体系能规范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习兴趣;科学的学生管理体系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应互相促进、互相协调,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来服务。市场对民办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认可度,就业率,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高职院校,如何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是学校吸引生源、维护学校正常运转、促进办学秩序稳定良性循环的根本。民办高职院校通过设置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热门专业,重点加强学生实习、实训等实践技能的培养,一方面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激发在校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信心,减少学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才能让学生乐于进课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管理过程中的许多痼疾。
2、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方法是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的根本
转变思想观念,以人为本、坚持育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传统管理理念是把学生作为物来实施管理的,是“命令管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者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转变为“服务管理”,以人为本,并认真研究学生个体差异,努力形成相互激励、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气质、性格、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这是学生工作者应树立的一种哲学理念。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思想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化,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这一理念是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育人是教育的第一使命,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生工作的终极目标。因此学生管理得辅导员要把学生管理工作切实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价值目标上来,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随着民办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个辅导员队的200个学生个体差异很大,班级之间差异很大,不同专业之间也差异很大。完全靠辅导员去管理难度很大,就应该发动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通过他们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让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不是推脱责任,而是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舞台。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以利于消除大学生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本身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中大大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制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既“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做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明显增强,也能够是每个班的同学都产生一种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3、辅导员要利用先进的现代化工具积极与学生随时随地的交流
我们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的更新。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信息传递的迅即性和交互性解决了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受到时间、空间的诸多限制。网络的虚拟性和交互性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辅导员还可以深入学生中间去加强与学生交流,参加学生的活动,走进餐厅,走进球场,走进宿舍等,积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信息的反馈在学生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积极沟通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的第一课堂,承担着传授基本生活技能、灌输社会价值观念、训练和指导个人行为等方面责任。一般来说,和睦、健康、向上的家庭环境和家庭生活能够使青少年增强抵御不良社会影响的能力,而不健康的家庭则可能成为制造个人问题的温床。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从教育子女这个角度讲,家长与学校一样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单纯依靠学校或单纯依靠家长,是难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开展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要经常与高职学生的家长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辅导员可以与家长共同分享学生成长的喜悦,而且通过家长的转达,还可以起到激励学生的效用,鼓励其继续进步。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辅导员与其家长联系时,要注意不可一味抱怨学生的不是,而应在肯定学生部分优点的基础上,委婉提出其不足之处,以获得家长的支持与学生的信任,最终实现学生的良性变化。辅导员如能与家长多方面协调配合达成共识,共同育人,辅导员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三、小结
总之,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肩负着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任,把握着学校能否长远发展的命脉。要把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摆在同等重要地位,各教育部门紧密配合的管理机制;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应用型人才,创建和谐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陆飞杰.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08(8).
[2]陆飞杰.浅析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考试周刊,2007(46).
[3]郭秀云.试论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原则[J].教书育人,2006(5).
[4]单方利.谈高职教育管理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5(12).
[5]汪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江苏高教,2006(2).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