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发展的中国模式成因探究

时间:2016-09-28 09:05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张睿 点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高速发展,已经习惯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这套模式主要是由政府顶层设计,以经济发展为主导,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并结合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物。我们对它应坚持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的统一,并通过不断改革让它在未来焕发出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高速发展,已经习惯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这套模式主要是由政府顶层设计,以经济发展为主导,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并结合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物。我们对它应坚持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的统一,并通过不断改革让它在未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去行政化;历史产物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发展模式大事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校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虽不完美,却具有强大生命力。主要以几件里程碑式的大事件为标志。
 
  1、92年开始的高校合并诞生了一批综合性的航空母舰大学,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下基础,虽节约了教育资源的重复投入,却付出了不小的磨合成本,对各高校来说则是几家欢喜几家愁。2、95与98年先后开始建设的211与985工程,确立了重点大学的基本格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资源投入的分配比例。3、99年开始的大跃进式的大学扩招,让大学生数量猛增,大大地满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却造成高等教育质量下滑与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危机。4、中国高校的建设与教学管理体制高度借鉴了欧美大学的模式,这种博采众长的拿来主义让中国大学迅速成长,少走了不少弯路,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却也产生了亦步亦趋,缺乏自主能力的问题。5、中国高校的管理模式存在显著的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的问题,干扰了学术自由与学术创新。
 
  二、中国模式何以可能
 
  1、政府主导,顶层设计
 
  (1)211和985
 
  无论是211还是985工程,都是由国务院批准,为适应科教兴国战略,中国政府开启的重点建设工程。
 
  (2)高校合并
 
  从92年开始的高校合并,至2000年6月已经有490所高校合并组建204所大学。这些高校合并时间比较集中,且合并的高校中许多是名牌大学,其影响是全国性的,这是一场教育部对中国高校管理体制动的手术,因为重复建设与“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太不适应。我国原有的高教管理体制是一种国家集中计划、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省级政府分别投资办学和直接管理的体制。造成了大量重复建设。2000年春天国务院规定大多数部委不再具备教育管理权,著名院校与部委脱钩,或并入教育部所属,或划归地方,教育部抓住这一契机,加大了高校合并的力度,组建了一批新的巨型大学。
 
  在另一方面,98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上提出我国21世纪要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在改革的诸多形式中,合并无疑是组建多科性、综合性大学,迅速提高高校综合实力,又节约教育资源的最佳形式。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兴起了了新一轮的高校合并浪潮,特点是强强合并。
 
  2、以经济发展,扩大内需为主导
 
  大学扩招:1999年,高校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47.4%,之后扩招幅度一直维持在高水平,在2012年,全国大学普通本专科生一共有2391万余人,大学扩招变成一场根本停不下来的运动。
 
  不为人知的是,1999年中国大学的“扩招”并不是为了发展教育,提出扩招建议是一些经济学家,主要目的是为了刺激国内需求,发展经济。
 
  此前,按照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规划,认为高等教育需稳步发展,高等人才供应要适当小于需求数量。
 
  但是1997年,中国开始进入社会震荡时期。国企改革开始,大量职工下岗。随即发生亚洲金融危机,私企同样受到冲击。面对经济困难,中央提出拉动内需。
 
  此时,经济专家提出,教育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供小于求的领域。建议在此后三到四年中让高校学生数量翻番,新增学生自行支付每年1万元学费。他们相信这会带动240亿学费及其他相关消费,并刺激10000亿相关投资,使GDP增长0.5%。并且能普及高等教育、培养多一些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6月初,最高领导层在短时间内做出了决定。决定当年立即实施扩招计划,摸着石头过河。
 
  扩招这一重大教育决策的做出没有遵循正常的决策流程。最初的建议是由经济学家,而不是教育专业人士提出;政策方案是由发改委,而不是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提出。决策时间过短,政策形成、决定、实施三步几乎同时进行,这显示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魄力,却留下不小的后遗症。
 
  如今高等教育质量下滑,大学生供过于求,年年都严峻的就业形势正警告我们,扩招,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与结构性的调整。
 
  3、拿来主义,博采众长
 
  改革开放后,高校迎来了春天。突破过去三十年形成的苏式体制,走欧美大学模式移植的路线,继续从国外汲取有益的办学经验。
 
  改革开放初期到21世纪初,中国大学主要向美国学习,一是提高学术与科学研究在高校的地位,二是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观念模仿及借鉴,先后进行了院校合并,扩大高校招生,掀起大学城建设等。三是进一步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实施并完善了校长负责制。四是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五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沿袭与借鉴。
 
  4、历史文化制度产物,行政凌驾于学术
 
  高校权力分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行政权力由各部门领导来行使,学术权力则由各学科带头人行使。
 
  如今,一些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分工不明,学术自治受到限制。主要表现有:首先,某些领导利用自己的行政权力为学术权力寻租。在争取重点学科、资源的配置方向等方面向自己所在的学科倾斜。其次,如今高校的科研经费划拨,项目申请,职称、荣誉、奖项的评定等都是由行政主导。提升自身实力不如和行政领导打点关系。最后,行政权力的绝对优势使得许多教授将心思放在如何当上领导而非学术研究上,阻碍了学术的发展。
 
  政府过度行政干预原因何在?这主要是历史文化的产物。
 
  (1)我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观念因素,导致行政部门人员服务意识淡薄,盛气凌人,效率低下,而教授学生们则怯于为自己的学术权益作斗争。
 
  (2)政府主导的高校运行体制的惯性延续,长期包办一切的政府还没有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仍存在政府职能履行越位和角色转换不到位的问题。
 
  三、结语
 
  现今的高校中国模式还远远不够完善,需要不断更新自身以与时俱进,而一切的改革都要注重以人民为主体,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高校始终为人民服务。有以下几点建议。1、继续加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2、科学控制大学招生数量,优化招生专业结构。3、明确政府与高校的各自职能,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切实保障高校自主办学权力。4、实行高校内部行政人事制度大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优化行政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宋乐永.透析中国高校合并现象[D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1/12/20000719/150598.html.
 
  [2]博客中国.1999年中国大学大扩招的惊人内幕[DB/OL].http://lilunbokezhan.blogchina.com/2223872.html.
 
  [3]李学丽.中国大学模式移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4]杨德广.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09:19-24.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