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政府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两个角色

时间:2013-08-23 14:18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张明勇 点击:
政府在工业化过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其制定的政策会影响到全社会,政府制定出适应工业化要求的政策,则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政府可能在工业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也可能起辅助作用。如果政府遵守市场规律,在工业化过程中强化市场作用,则工业化会健康地发展。
  政府在工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政府执行什么样的政策,政府的政策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讨论两种政府在参与工业化过程的类型,一种是政府主导工业化,这种类型的政府很可能会为了工业化的一些指标,不顾及市场的作用甚至阻碍市场发挥作用,这样的工业化极有可能是不健康的工业化。另一种政府是辅助工业化,即政府充分尊重市场的原则,在工业化过程中发挥市场主体的占先作用,只是辅助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化过程中不断强化市场的作用,这种工业化的类型是健康和可持续的。
  一、政府主导的工业化
  对于发展中国家,政府是拥有巨大的资源支配权的,同时,政府又是政策的制定者,因此,这些国家的工业化的成败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上还处于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初期,在政治上还称不上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因此,更需要吸取历史的教训和学习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的经验。在历史上,集权的国家如前苏联和中国建国初期,都曾经试图大力发展本国的工业,但这两个国家的工业化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来说是失败的。
  中国建国初期和前苏联都是实行计划经济,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工业化都是完全有政府指令计划实施的。在斯大林统治时期,出于与资本主义的竞争,非常极端的发展军事工业和其他重工业,表面上经济增长也非常迅速,但耗费了大量国家资源来建设重工业,导致人们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老百姓需要的生活用品得不到根本的保障,因此,虽然前苏联的工业水平看起来很发达,但并未惠及大众。在毛统治时期的中国,也采取了跟前苏联相似的经济政策,集中全国力量发展重工业,在大跃进时期甚至制定了一些非常荒唐的政策,为了“赶英超美”大炼钢,将老百姓的生活所用的铁器都收缴上来大炼钢铁,结果导致百姓生活水平极其低下,所炼钢材也无法使用。这都是历史上的教训,即虽然计划经济能集中社会资源做一些大的工程,但是,如果不能制定正确的政策,往往会导致糟糕的结果甚至灾难性的后果。前文反复强调工业化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来进行,是因为政府来计划一些工业的快速发展,很多时候可能都是不正确的,因为未来的产业发展谁也无法做出完全正确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政策制定者们今天制定一个政策要大力发展某个行业,过不了多久,这个行业并非市场所需的,当然,还有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是,政府支持某些行业,这些行业往往在不久之后就出现大量的过剩。因此,排除市场的政府主导的工业化政策很可能是盲目的和错误的。当然,中国政府后来的政策作出了大幅度调整,这个调整很大程度上是越来越符合市场规律,也因此,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