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很长时间以来倡导:“一靠国家政策、二靠科学技术、三靠社会资金投入,最终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各种问题”的发展原则。但在现实发展中,现代科学技术在我国基础农业中的应用和推广机制还不健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还比较滞后,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掌握程度普遍偏低。在我国多年累积性“城乡二元分割”的影响下,“三农”问题日益突显,逐步进入国家决策者的视野。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正是对“三农”问题回应的重大举措,对农民政策需求的极大关注。农机补贴惠农政策有利于弥补制度造成的农业基础的薄弱短板,促使我国农业经济尽快进入市场化运行轨道。
一、农机补贴惠农政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农机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加速了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对于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进了新型农机具的应用,有效遏制耕地抛荒,为农民节省了生产成本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推广新型农机具,能有效遏制耕地抛荒现象的发生,为农村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农机作业可以减少耕作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产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水稻生产为例,按时价计算:人力畜力耕田需120元/亩,收割220元/亩,育秧插田170元/亩,人畜力耕、种、收合计510元/亩;软盘育秧40元/亩,机插60元/亩,机械作业旋耕100元/亩,机收100元/亩,机械化耕、种、收合计300元/亩。两相比较,机械化作业每亩可节省生产成本210元。同时,据老农机大户介绍,机械作业、稻草还田,亩产量可比人工作业增产四十至五十公斤左右。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进新型农机具的应用,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新途径
山西省晋中市一村民,在2006年花了近五万元购买了一台新型收割机,由于他勤劳肯干,又懂技术,当年就翻了本还略有盈利。2007年又与其它村民合伙购买了一台国外产的大型收割机,原价近二十万元,各级政府补贴了近八万多元,自己只花了十万出头。除了在本县跨乡作业外,还带领其他农机手远赴其它县市作业,当年不仅赚回了成本,每人还分红近四万元。2010年又新买了一台国产货车跑运输,国家补贴了近万元,现在他一年收入近二十万元,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成为了远近闻名通过农机化服务发家致富的农机手。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