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小马王》主角的名字“斯比瑞特”——Spirit英文的意思是灵魂、精灵的意思,它是西部精神thespiritoftheWest的象征,也是大自然的精灵。用大自然的精灵之马来审视不和谐的世界:西拓者在拓荒开发的过程中不择手段地试图驯化野马,桀骜不驯的斯比瑞特不甘被奴役,以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态度战胜了人们施加给它的巨大压力,最终赢得了对手的尊重。这些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场面,让观众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并从中体会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否则最终的受害者就是我们人类自己。
人类怎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编导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生动形象的故事发展中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本片的情节主线是小马王斯比瑞特对自由的追求和捍卫!斯比瑞特是一匹充满野性的小马,大胆狂野、无所畏惧。他敢于和野象群嬉戏;他像闪电一样追逐雄鹰,梦想一飞冲天,“有时候真以为自己能飞”;他奋不顾身地与侵袭马群的猎豹搏斗并取胜。生活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壮阔的自然环境和无拘无束的生存方式养育了一个融入自然、崇尚自由的精灵。这个自然的精灵在情节发展的五个关口经受考验:误入人类营地被抓获,西拓者骑兵使尽各种手段试图驯服他,在土著印第安青年小川的帮助下他历险重获自由;但土著部落同样希望驯服他,在那里他经受了另一种形式的考验;西拓者骑兵偷袭土著部落,为了救恋人——母马小雨,他又一次失去了自由;被迫投入修筑铁路的劳动,发现铁路威胁了族群的生存时奋起反抗,殊死的搏斗引发了一场大爆炸;再次被西拓者骑兵追捕,面临绝境。在五次考验中斯比瑞特为捍卫自己的自由、友人的自由和族群的自由坚韧不拔、宁死不屈。其心理动因是他第一次被抓到营地的时候,看到那些同类被套上缰绳、钉上铁蹄,任凭人类摆布,野性已丧失殆尽,他绝不愿意重蹈覆辙。“不自由,毋宁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些人类社会的格言和诗句也成为他的生命旋律,成为他不懈抗争的动力。在面对后有追兵、前临峡谷深渊的绝境时,他毅然选择了飞越,用超越生命极限的飞越诠释对自由的向往,最终飞越到属于自己的自由之地。
但小马王对待土著人的态度与对待西拓者又截然不同,在土著部落里他生活得轻松自如。他拒绝小川的驯服态度也温和得多,在与小川一起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后还主动示意小川骑上马背。根本原因在于对方的态度差异:西拓者是以万物统治者自居不择手段地去征服野马,人称“响尾蛇”的头目上校发现这是匹野性难驯的烈马还采取“饥饿战术”,三天三夜断绝食物和水,在他体力极度虚弱的情况下强行驾驭,还得意洋洋地向手下炫耀自己的高招。相比之下,土著对他平等相待。印第安男孩小川(本名利特尔·克里克,影片中文版译为“小川”,大约是为了突出这个美国西部之魂而借用了中国西部的地名)与他患难相交。他也想让小马王成为坐骑,发现对方强烈渴望自由,就转换方式将他放出马栏,和母马小雨一线相牵,希望以情感化,最后还让他带上恋人小雨一起回归族群、回归自然。这是以朋友的身份真诚相待,与西拓者以征服者姿态出现不可同日而语。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人类怎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本片编导的答案是“自由”和“平等”。将欧美价值观的核心作为“西部精神”的精髓,将人类社会的准则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思考和完美表述使《小马王》这部动画片已经从主题层面超越了中国观众习以为常的童话式的动画片模式。
三
动画片的动物用人类的语言对话交流,观众早已习以为常,成为约定俗成的程式。《小马王》重要的特色是打破了这一传统。制作人认为,该片竭力想表现的主题是非常严肃的,如果让动物开口说话会带上喜剧意味,与之相冲突。因此该片回归于自然,马就是在草原上奔腾的骏马,而不是披着马皮的人,对动画片的拟人化动物形象来说无疑是一种大胆的超越。不使用人类语言的动物形象,只能通过它的神情、动作、简单的旁白,让观众明白它要说什么话,它当时的所想、所感,对于一部情节发展跌宕起伏、主题意义深邃的动画片来说难度应当说是很大的。《小马王》取得的成功得益于在细节刻画上细腻入微的功力。当小马王误入牛仔营地时失去自由的同类们提醒小马王快逃时;当小马王和小雨一线相牵,两匹马之间微妙的感情逐渐升温时;当小马王提示患难相依的小川可以骑上马背时,都是用神情和动作明白无误地传情达意的,真是妙不可言。小马王被装进车厢和其他马一起运往铁路工地时,由意志一度消沉到很快奋起的内心情绪起伏的过程,则是由一系列细节描绘加上蒙太奇组接的镜头来完成的。
因为不走马说人话的捷径,音乐在情节发展、人物塑造、情绪渲染方面所承担的功能更加举足轻重。《小马王》的音乐,由举世闻名的音乐师布莱恩·亚当斯亲自操刀创作并演唱,由曾获奥斯卡最佳作曲奖的作曲家汉斯·西莫谱曲。亚当斯很清醒地认识到其实他是在创作一出音乐剧,不仅要表达出一匹马的情感,而且要结构完整的故事情节,“我也必须透过歌声为小马王注入生命”。
该片的叙述主要通过电影中的歌曲和音乐来展开,因而仅插曲就有15首之多。主题音乐与歌曲优美动听,其间的吉他声、电子乐曲、管弦乐曲加上亚当斯苍凉雄浑的嗓音令人心灵激荡。Iwillalwaysreturn(我要回家)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在电影原声带中更是被编成了三个不同的版本来演唱,它的背景旋律在影片中也多次出现。歌词描述不管我们人在何方,最终都一定会想要回家。那种强烈又震撼的对家乡的情感让每一个怀恋亲情和乡情的人都忍不住感伤。而画面中小马王那不停奔跑、穿越草原和丛林、高山和河流的身影更与这生命力十足的旋律完全地结合在了一起。布莱恩·亚当斯和音乐制作人都承认,这是他们从未做出过的音乐,其完美程度或许是他们今后再也无法超越的了。
诸多插曲唱出了小马王在不同情境中的心声,为渲染情绪、塑造形象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以其特有的音乐旋律感染着观众。如小马王误入人类营地,经过一番紧张的追逐,落入牛仔之手。在展现小马王不甘被制服、强力抗争的画面时,响起了《宁死不屈》的歌声:“……我绝不会让你一分,也绝不会放弃/如果你赶不上浪头,就永远无法乘风破浪/你不可以不请自来/我绝不会让你一分,也绝不会放弃/你带不走我,因为我是自由之身……”表达了他为了追求自由宁死不屈的心声,是一首永不屈服的生命之歌。再如,小马王失去了小雨之后被带离家乡孤零零地被赶上火车时,情绪低落到冰点。看到火车外由暴风雪幻化成的马群,被亲情唤醒并重新鼓起抗争的勇气。伴随着这一连串画面的歌曲《号角响起》也记述了他是如何从彻底的绝望中,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变得比以前更坚强的过程:“……我不在意/无路可走也无路可退/在黑暗中我早已不再有任何的念头/迷失在苍茫中没有方向/从远方的家传来风的呼唤/呼唤着我,不要忘记啊/你要抬起头/鼓起勇气战斗,记住你是谁……”音乐虽然低沉,但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却悄然由弱转强渗透其中,透过布莱恩·亚当斯沙哑粗犷、穿透力与情绪渲染力十足的嗓音诠释,小马王斯比瑞特为追求自由而绝不放弃希望的英雄形象立刻跃然于眼前!难怪导演艾希贝瑞说:“片中的歌曲是小马王发自内心的声音,布莱恩·亚当斯唱歌充满感情,他唱出了小马王的心声,所以布莱恩可以算是这部电影的心。”①可以说,激情充沛的歌声、完美的音乐旋律渲染了无法用语言和画面呈现的东西,为片中主角抒发了最真挚的情感,是这部动画电影的灵魂。
四
在美国动画发展史上,1992年的《阿拉丁》和1994年的《狮子王》把二维动画创作推向高潮。随着电脑科技日新月异,电脑技术的革命给传统动画带来了创新的动力。随着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科技与动画艺术第一次亲密接触,获得巨大的成功,由此三维动画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01年出品的三维动画电影《怪物史莱克》获奥斯卡大奖,标志着三维动画成为美国动画创作的主流。二维动画陷入困境,迪斯尼的二维动画部甚至一度面临解散的危险。但从迪斯尼走出组建“梦工厂”的凯森柏格固执地认为科技再成熟,鼠标也永远取代不了人类的双手和他们手中的铅笔。他也认为:“电脑并非传统动画的敌人,我想透过这部作品结合这两种创作媒介最好的部分,这可说是传统动画的再创新,所以我称之为‘传统数位动画’。”②《小马王》就是他这一理念的创作实践。凯森柏格在制作《怪物史莱克》之前,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小马王的制作,1998年梦工厂主创人员在导演艾希贝瑞带领下做大胆的尝试,这部耗时四年的动画巨作是梦工厂拍摄技术最复杂的作品之一。在他们动笔之前,全体工作人员特地进行一趟西部之旅,去小马王斯比瑞特的家乡寻找创作灵感,结合计算机动画,打造传说中美国大西部的壮丽风光。它的制作过程中3D和2D特效的运用远比《史莱克》来得更复杂、更先进。而最大的不同是,《小马王》中的特效镜头自然生动得完全让人看不出来3D动画的影子。梦工厂结合了最新的计算机动画科技、传统的动画技巧,加上优美的配乐创造了一部气势磅礴的动画史诗巨作。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