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浙北1000kv变电站场平施工高夯能新技术应用(3)

时间:2013-08-21 11:33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黄献新 点击:
原土强夯置换主要针对原状坡积土及粉质粘土,强夯置换的夯锤重180kN,直径1.4m,单击锤击能不小于3000kNm,要求强夯置换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400kPa。施工时采用跳点夯,夯点按矩形布置,中心距为2.2m
  原土强夯置换主要针对原状坡积土及粉质粘土,强夯置换的夯锤重180kN,直径1.4m,单击锤击能不小于3000kN·m,要求强夯置换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400kPa。施工时采用跳点夯,夯点按矩形布置,中心距为2.2m,分三遍夯击,停锤标准要求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5cm。强夯置换完成后,最后以1000kN·m的夯击能满夯一遍,每遍2击。原土强夯置换从2011年12月6日开始施工,到2013年1月20日完成,共投入强夯设备12台,原土强夯置换面积54018m2。
  4.2回填土分层强夯施工
  回填土分层强夯施工在大面积强夯置换施工完成后进行,回填土分层回填厚度为4.0m(土方回填时采用分层碾压,分层摊铺厚为1.0m,每层推平后采用22吨以上振动碾压机进行碾压两遍),单击锤击能5000kN·m;夯点间距为4.2m,采用正方形布置。单点夯击次数为10~12击,要求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3cm。点夯完成后以1500kN·m满夯一遍,每遍4击。回填土分层强夯从2012年2月10日开始施工,在施工项目部精心组织、顽强拼搏下,采取了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到2012年5月20日完成。共分4层,共投入强夯设备16台,回填土分层强夯面积224452m2。
  4.3强夯顶部分层碾压
  强夯顶部分层碾压区,采用机械分层碾压,首先进行隔水层施工,隔水层底部铺设土工布,上部铺60cm厚粘土分两层碾压,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填料粒径不大于20cm;控制回填土含水率±2%之间;碾压机械采用不小于22t振动碾压机并辅以其他压实设备。最终场平压实系数不小于0.97。
  4.4强夯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回填石料质量控制措施:针对不同填筑区域对土石方爆破的最大颗径及级配的满足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爆破孔的孔排距、钻孔深度、钻孔角度及单响药量等参数,并根据爆破效果不断对爆破参数进行优化。
  强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先将表层耕植土挖除,对在天然地面坡度大于10%斜坡上填土时,先将斜坡坡面修成若干个1∶1的台阶,台阶宽度大于2m,施工过程中做好场地排水措施,修挖临时排水沟进行有序排水,防止施工过程中夯坑积水。强夯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夯击能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过程受控,施工项目部采用了三班倒定人定机全程旁站监控和设置视频摄像头监控的方式对强夯施工全程过程控制,同时对每机架设一台水准仪进。
  开夯前检查夯锤重和落矩;以确保单击符合设计要求。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夯沉量。对每个夯点的每级夯沉量、夯坑深度、开口大小、夯坑体积、填料量进行记录。场地隆起、下沉记录,每遍夯击后场地的夯沉量、填料量记录。记录最后二击的贯入度,看是否满足设计或试夯要求值。施工过程中对各项参数及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5雨季对强夯施工的影响及对策
  5.1雨季对强夯施工的影响
  由于本工程强夯施工在雨季,降雨对强夯施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土体含水量增加及土体强度的降低,原设计夯击能显得偏大;夯击时横向变形增大,产生地表隆起、沉降偏大、不能收锤;夯击能量不能有效地向地基深部传递,加固深度减小;强夯可能会导致土体排水不畅,从而形成“橡皮土”,影响施工质量。
  5.2雨季强夯施工的对策
  本工程大面积回填土强夯施工将遭遇雨季,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完善地表排水措施,及时排除地面积水。场内采取明沟排水及设置盲沟排水,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截水沟防止外围水流入施工场区内。
  降低夯击能,延长两遍之间的间隔时间,必要时增加夯击遍数,保证土体整体不受破坏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土体的承载力;避免夯点过密,增加夯击遍数,一遍点夯可以拆分为两次进行,每次均进行间隔跳夯,使扰动土体充分恢复,减小侧向挤出量;夯坑要及时填平并压实,降低夯坑蓄水能力;若夯坑被水浸泡,应及时进行人工或机械排水。
  6高夯能强夯质量检测成果分析
  本工程回填土的压实度、固体体积率等指标检测,由施工项目部委托浙江电力建设土建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进行检测,回填土强夯后的地基静载荷、压缩模量测试、瑞利波测试、超重型动力触探等检测试验委托浙江大学土木工程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固体体积率检测:回填土强夯固体体积率共检测79组固体体积率,其中最小值为82%,最大值为86%,平均值为83.2%,满足设计要求的82%的指标。
  动力触探、静载荷及瑞利波检测:回填土强夯进行超重型动力触探检测100组,其中99组满足设计要求,1组不满足设计要求,经进行补强加固后并经复检后满足设计要求;回填土强夯进行静载荷检测26组,全部满足设计要求;回填土强夯进行瑞利波检测10条,全部满足设计要求;原土强夯置换进行重型动力触探检测24组,其中23组满足设计要求,1组不满足设计要求,经进行补强加固后并经复检后满足设计要求;原土强夯置换进行静载荷检测13组,全部满足设计要求;原土强夯置换进行瑞利波检测12组,其中9组满足设计要求,3组不满足设计要求,经进行补强加固后并经复检后满足设计要求。
  经6个月后沉降观测,整个场平工程沉降变形最大仅有20mm,回填区沉降率仅为0.07%。满足设计30mm的指标要求。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