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浙北1000kv变电站场平施工高夯能新技术应用(2)

时间:2013-08-21 11:33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黄献新 点击:
3.2强夯置换试夯参数 强夯置换能级3000kNm,夯锤重量为18.5吨,锤底直径为140cm,落距为16.55m;夯点间距为2.2m,按正方形布置,采用三遍跳点夯完成夯点,点夯按最后两击夯沉量5cm控制,每遍点夯间隔时间根据孔压消
  3.2强夯置换试夯参数
  强夯置换能级3000kN·m,夯锤重量为18.5吨,锤底直径为140cm,落距为16.55m;夯点间距为2.2m,按正方形布置,采用三遍跳点夯完成夯点,点夯按最后两击夯沉量≤5cm控制,每遍点夯间隔时间根据孔压消散情况而定,最后再进行一遍能级为1000kN·m的满夯,每点两击。
  3.3强夯置换现场检测
  根据设计部门提出的合格标准,要求原土强夯置换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荷试验)特征值不小于400kPa。(动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击数在墩间土处≥7而在墩体上≥14,(瑞利波检测)瑞利波剪切波速≥248m/s。
  静载荷试验:平板载荷试验是一种较为直观的试验,它实际上是模拟建筑物基础受荷条件的现场模拟试验。它在一定面积的承压板上向地基土逐级施加荷载,置于地基上的承压板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沉降,利用载荷与沉降的对应关系,找出其规律,依此确定所检测地基土承载力与变形特性的原位测试方法。
  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的落锤能量,将与触探头相连接的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每打入土中一定深度的锤击数(或动贯入阻力)判别土层的变化,确定土的工程性质,对地基土进行岩土工程评价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瑞利波试验:瑞利波是在介质表层中传播的波,它具有频率弥散特性,利用其弥散特性能初步地反分析地基分层剪切波速度。瑞利波测试是一种无损、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常称为表面波频谱分析法,即面波法(SASW法)。
  原土强夯置换试验于2011年10月30日开始,2011年11月8日置换完成,等待孔隙水消散14天后,于11月28日完成了相关的检测项目,设计单位于12月4日根据试验结果正式提供了西侧强夯置换的施工参数。静载试验采用2m×2m的钢荷载板,最大试验荷载为4070kN(即1017.5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462.5kPa,满足设计400kPa以上要求。
  强夯置换后主要验收指标:基静载荷试验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400Kpa,压缩模量ES不小于10Mpa;重型动力触探纵向深度内墩体击数不小于14击;瑞利波任何两点间平均波速不小于248m/s。
  3.4回填土强夯施工参数研究
  为取得高质量的试验参数,在场内地质最差的区域设置了三个回填试验场,用夯击能为4200kN·m回填土厚度分别为4m试夯区A、5m试夯区B和6m试夯区C。但效果不好。经邀请强夯施工的专家到现场进行研究,又做夯击能为5000kN·m二个回填试验,最终取得较好的效果。
  回填土厚度分别为4m和5m的试验场试夯参数如下:夯击能为4200kN·m,夯锤重量为23吨。锤底直径为230cm,落距18.5m。夯点间距为4.2m,采用正方形布置,按三遍跳点夯完成夯击,要求第一遍点夯击数不小于15击,第二遍点夯击数不小于12击,第三遍点夯击数不小于10击。最后两击的夯沉量分别要求不小于7cm、5cm和3cm。
  回填土厚度为6m的试验场试夯参数如下:夯击能为4200kN·m,夯锤重量为26吨,锤底直径为240cm,落距16.2m。夯点间距为4.5m,采用正方形布置,按三遍跳点夯完成夯点,要求第一遍点夯夯击数不小于15击,第二遍点夯夯击数不小于12击,第三遍点夯夯击数不小于10击。最后两击夯沉量分别要求不小于7cm、5cm和3cm。
  检测试验:动力触探、瑞利波、静载荷试验和固体体积率的检测试夯区A经强夯后地基土都达到中密状态,符合设计要求;而试夯区B和试夯区C内在2.5m深度以下有软弱夹层出现,地基土处于稍密状态,不满足设计要求,说明在有限的夯能作用下回填土厚度过大则加固效果不理想。试夯区A在3.5m范围土层内平均剪切波速约为240m/s,试夯区B在2.5m范围土层内平均剪切波速约为238m/s,都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值248m/s。固体体积率的检测,大部分不满足设计要求值0.82。
  增设第四套的试夯区D施工参数如下:回填土厚度为4m,夯击能为5000kN·m,夯锤重量为28.2吨,锤底直径为240cm,落距为18.10m。夯点间距为4.2m,采用正方形布置,按不跳点强夯法施工,收锤标准为每夯点夯击数不小于10~12击,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30mm。点夯完成后进行一遍夯能1500kN·m的满夯,每点四击,1/3夯锤直径搭接。
  增加夯击能和改变施工参数的情况下,地基土表层的加固效果得到明显改观,2m深度范围内剪切波速有较大幅度提高,2m深度以下剪切波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4.5m深度范围土层内平均剪切波速约为250m/s,达到设计标准。相应的固体体积率分别为0.83和0.82,也满足了设计要求。
  增设第五套试夯区E方案,即在不改变夯击能和施工控制参数的前提下,只改变夯点间距和布置形式,把夯点中心距为4.2m正方形布置调整为中心距为5.0m三角形布置。
  剪切波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5.0m深度范围土层内平均剪切波速约为265m/s,达到设计标准,说明地基的均匀性得到了改善。固体体积率的检测,固体体积率分别为0.82和0.83,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经过几次施工参数的调整,在保证质量、加快工期和节约造价的前提下,最终选择试夯区E的施工参数,即采用夯击能为5000kN.m,夯点间距为5m,按三角形布置的施工参数,进行大面积回填土强夯施工。
  场平工程回填土强夯试验于2011年12月11日开始进行,根据设计以及试夯大纲等要求,分别进行了4200kN.m夯击能、层厚分别为4m、5m、6m的试验,试验完成后进行了各项检测,由于不能满足固体体积率82%的指标。又进行了5000kN.m夯击能的回填土试验,层厚为4m、并增加夯击能为1500kN.m的满夯工序。试验于2012年2月5日完成回填土的施工参数。
  4特夯能强夯施工技术
  4.1原状土强夯置换施工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