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场景中借款人违约成本的评价指标研究
时间:2016-06-13 10:20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陆闻宇 点击:
次
【论文摘要】P2P行业借款人违约事件频发,如何控制信用风险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文章从违约成本的角度入手,通过建立对其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因素的权重进行求解,以期分析得出如何增大违约成本,从而达到降低信用风险的效果。 【
【论文摘要】P2P行业借款人违约事件频发,如何控制信用风险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文章从违约成本的角度入手,通过建立对其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因素的权重进行求解,以期分析得出如何增大违约成本,从而达到降低信用风险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P2P;信用风险;违约成本;层次分析法
P2P网络借贷具有筹资时间短、投资风险分散等多项优点,但是借款人频繁违约这一问题仍未被解决。平台如何控制借款人违约率、投资人如何判断优质项目及借款人,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问题。
1还款意愿及违约成本
现今的P2P行业中,很大部分坏账仍来源于借款人的主观违约,也就是说即使拥有还款能力也不一定会履约,还要看其还款意愿。例如,大学生孙某在某网贷公司贷款3000元后没有按期还款,在被连续催收了几天后更换手机号躲了起来,3个月后网贷公司以民间借贷纠纷为由将他告上了法庭。
还款意愿是指借款人向出借人还款的意念和想法,与还款能力共同影响履约效果,而目前对于评估还款能力已经研究得比较充分。还款意愿受借款人的品质和违约成本影响,其中个人品质难以量化评价,所以选择从后者入手研究。违约成本是指违约方基于违约比实际履约所造成的损失要小的考虑,实施违约行为所造成的可期待利益的损失。通过了解违约成本的构成,有选择的增加违约成本,即可增强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迫使其守约,达到控制信用风险的效果。
2违约成本评价指标的建立
对于违约成本的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首先考虑在信贷交易中最重要的信用记录问题,在银行信贷中只有央行的个人征信记录,这在互联网金融的场景下是远远不够的;其次考虑贷款项目的各项绝对和相对指标,从而判定该项目对于借款人来说守约还款是否实际;再次考虑本息之外的各项费用,这对于想要违约的借款人来说也是额外的负担;最后考虑平台的应对措施,因为只有严厉、有效且合理的应对措施才会对借款人形成震慑作用。
3评价内容及方法
3.1层次分析法
为了探究上述各项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权重,考虑到该体系的数据结构性较差等特性,我们选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该指标体系进行求解。
用AHP分析问题大体要经过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步是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第二步是构造判断矩阵;第三步是层次单排序;第四步是层次总排序;第五步是一致性检验。
3.2分析过程
3.2.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我们在图1的违约成本评价指标体系中建立了ABC三个层次等级,并且分别进行了标注,其中我们需要对BC两级的各项指标进行处理。
3.2.2构造判断矩阵
运用目前相当成熟的9级标度法,同时参考专家意见,对图1内指标进行两两排序并构造相应矩阵。
3.2.3层次单排序
层次单排序是指根据上述建立的判断矩阵来计算本层次因素和上层次之间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其可以归结为求解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及特征向量的问题,即对于判断矩阵J,设为J的最大特征根,D为对应的正规化特征向量,则有JD=D,其中D的分量是相应因素单排序的权值。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1002080872、
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