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闽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与开发研究  

时间:2016-06-06 10:16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陈烨鑫 点击:
摘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是一个村寨集体创造,共同传承的文化结晶,更是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血脉。闽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价值和开发潜力,其文化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现代性发展势必拉动区域经济,促进两岸民族文化交流与发展。对闽东

        摘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是一个村寨集体创造,共同传承的文化结晶,更是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血脉。闽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价值和开发潜力,其文化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现代性发展势必拉动区域经济,促进两岸民族文化交流与发展。对闽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文化保护与开发研究,有利于对闽东地区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闽东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开发研究

  一、闽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闽东的土地上生活着例如畲族、高山族等22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研究的重要地区。在闽东的大地上有着各式各样的村寨,每一个村寨都代表着当地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由此构成了特色鲜明又丰富多彩的文化体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闽东有民族村238个、民族自然村986个,其中,村寨文化保存较完好的有民族村寨有800多个,入选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的就有上金贝、猴盾、溪塔和白露坑村。这些民族村寨,体现了闽东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传承的特点。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做出批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确保各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现如今,对闽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正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实现少数民族奔小康”的号召。闽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既是带领少数民族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方式,更是对中华丰富多彩的文化添砖加瓦。

  闽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资源丰富,畲医畲药、民俗宗教、旅游以及手工制品等文化均具有巨大的价值和开发潜力。在国际国内非遗文化发展的背景下,结合新畲村建设,积极推动民族村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对于促进闽东地区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闽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发展制约因素

  特色村寨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是个必须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大工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发展不同于其他区,少数民族由于本身文化的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一定的特殊性,而恰好是这些特殊性制约着村寨文化的保护开发工程的进行。我们重点选取闽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及其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作为考察对象,重点调研上金贝村、七都镇、溪塔村、水门村等数个村落。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对制约因素有了如下的发现。

  (一)闽东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封闭性、建设被动性

  闽东属于多山地形,经济发展偏落后,其中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多处于“老人多,地方偏,经济穷”地带,例如溪塔等少数民族村寨,自然环境艰苦,基础设施极为不完善,消息闭塞,贫困程度较深。然而保护与发展意味着大量资金的投入,但面对极为贫困的现实,村寨文化的建设是被动的,要从本就紧张的财政中拨出钱款对村寨文化进行建设是不现实的。

  (二)闽东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传承的削弱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刮向祖国大地,城镇化的建设不断前进,网络等新一代视讯传媒的流行,文化融合与异化的问题随之而来。外来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日渐加大,改变着少数民族人民原来的生活结构。同时,非本土的文化也吸引着数民族地区的新一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者离开山区走向城市,而固有的口耳相传的少数民族文化在人们渐行渐远中渐渐消失。在新一代的青年人观念中固有的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日渐淡薄,导致闽东许多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后继无人。

  (三)闽东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宣传不充分性

  在走访的几个村寨中,诸如上金贝等村寨皆于2009年列入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的试点中,大多数村寨文化传承的方式为建设博物馆等方式。这些方式在某些程度上可以直观地表现出部分的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然而在此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意蕴却无法真正体现出来。闽东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在如此走马观花的文化展现方式之下,不仅不利于新一代的青年人继承并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更不利于外来人了解村寨文化背后的美。

  三、闽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2009年,国家民委、财政部联合开展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如何更好地对闽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进行保护与开发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部分。

  (一)经济与文化双线发展

  没有经济的支持想建设文化犹如空中阁楼,只是空想。上金贝村位于宁德市外,近年来,着力加强经济建设,以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畲族特色村寨文化开发。位于福安市的溪塔村,发展水果种植业,2010年全村总收入达250万元。在经济快速发展后,溪塔村多项特色村寨文化开发工程启动,如修筑古村寨护栏等。

  (二)创新保护方式,扩大文化内涵

  闽东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发展目前而言方式略为单一,多为修建建筑等。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不少可发展的村寨文化,如手工艺品,村寨歌舞,文学与民俗等。应当多方面更广泛地对村寨文化进行开发保护,例如建馆建院,还可开发民族风情体验等多种村寨文化发展途径,在进行初步展示之后,加强文化调研,挖掘闽东村寨文化背后的意蕴与内涵,丰富中国少数民族村寨文化。

  (三)进行民族教育,培养青年人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闽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要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加强民族教育,多培养青年人才,这样才能给村寨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一在少数民族当地高校开设民族班,吸纳众多本地乃至各地的青少年汇聚于此,身临其境地感受村寨文化。二在个中小学开设民族教育课程如手工课,语言课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发展从娃娃抓起。三在当地各文化界开展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加深村寨文化在各文化界青年人心目中的影响。

  (四)建立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法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闽东民族村寨文化数目高达800多个,每个村寨的文化都各具特色,在文化保护方面也参差不齐,若有具体的发展开发保护的法例,相信在村寨文化保护开发之中,各部门会更加得心应手。而在保护法的保驾护航之下,村寨文化的发展才能呈现愈来愈好的未来蓝图。

  参考文献:

  [1]宁德市政协文史委.闽东历史文化名村[M].宁德: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2009.

  [2]雷志华.闽东畲族文化丛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3]闽东畲族志编纂委员会.闽东畲族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