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初级后勤任职教育更要走好“军民融合”之路(2)

时间:2013-08-20 14:10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艾艾 点击:
(二)后勤任职教育走军民融合之路是提升任职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军队后勤院校囿于教学资源局限而借助社会力量拓宽育人渠道,无论是提升军队后勤建设质量,还是与社会发展都有着相得益彰的良好效应。因此,随着社会资
  (二)后勤任职教育走“军民融合”之路是提升任职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军队后勤院校囿于教学资源局限而借助社会力量拓宽育人渠道,无论是提升军队后勤建设质量,还是与社会发展都有着相得益彰的良好效应。因此,随着社会资源的丰富和现代战争形态的转换,军队后勤走军民融合之路是历史的必然,后勤任职教育尤其如此。第一,后勤任职教育走军民融合之路,极大地丰富了教育内容和资源。关起门来搞建设,后勤教育内容和人员的单一性,制约了军队后勤的发展。信息化时代需要信息化人才,军队实行后勤任职教育后,尤其是军队后勤与地方的联系加强后,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使后勤教育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第二,后勤任职教育走军民融合之路,拓宽了教育渠道,使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才有了更广泛的实践平台。随着军队改革开放的深化,后勤任职教育逐步拓宽了渠道,正广泛的利用着地方发展资源。比如,教学实践、参观见学等,极大的拓宽了任职教育关口,丰富着任职教育资源,尤其是在港口、机场、营房、财务、物资等方面,加强和加大了合作的力度。第三,后勤任职教育走军民融合之路,充实了教员队伍,提升了教育质量。军队后勤建设全方位开放并加速发展后,正广泛吸纳着社会精英,如地方港口、机场管理等,给军队后勤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和动力,从地方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军校教员队伍,极大的提高了教员队伍素质,为军事后勤人才的持续培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后勤任职教育走“军民融合”之路的基本对策
 
  军队后勤任职教育走军民融合之路,毕竟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如何达到双赢目的,实现更好的融合,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提高。当前,可从以下环节入手,逐步拓展。
 
  (一)外请教员进行政治形势讲座,激发爱军习武的紧迫感
 
  根据国际国内和地区形势,后勤院校可利用北京等地域优势,及时邀请一些地方大学或研究机构等知名人士,针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引以关注的事件进行形势讲座或主题辅导,也可以组织学员到地方听取学术讲座或主题报告,以使学员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形势,明确社会责任,激发爱军习武的热情和斗志,即可拓宽学员的学习范围,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又可拓宽院校人员,特别是教员和学员的宏观思维,为深化和配合学员的专业学习增加新鲜血液、提高素质。此类讲座,可根据政治形势发展和学员的教学进度来科学安排,使学员在学习深化专业知识的同时,及时了解时事政治形势,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保持昂扬的战斗意志和精神。
 
  (二)组织参观了解当地经济建设发展形势,增强爱国习武热情
 
  目前,全国各地发展形势喜人,但在军事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还存在较大差距。后勤任职教育在因时因地强化学员政治形势教育的同时,可适时组织学员参观当地的经济建设成就展,到地方工矿、私营企业和大中型的国有企业进行参观见学,通过座谈讨论、相互交流,了解社情民意,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建设状况,以活生生的事实使学员能够更加拓宽思路,激励自身肩上的责任,有利于增强学员的使命意识,激发爱军习武热情和斗志,增强其责任感、紧迫感。
 
  (三)教员要进一步拓宽思路,把政治、军事和专业课自然融入军民融合内容
 
  任职教育的课程授课,不能像学历教育那样孤立片面、照本宣科地讲解,而应结合形势、联系实际,使学员既能及时了解社会知识,又能结合实践明白大局,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使学员能够站在面上来学习点上的知识,不仅有利于知识点的定位,更有利于学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方向地解决问题,也就是要将思维放到宏观战略层面——理论联系实际地讲解。具体说,就是要善于结合课程来具体实施。任何课程都是一脉相承发展起来的,在讲到它对今天的影响时,自然要对它过去的发展历史有所了解。这样,学员对所讲内容才有全局的认知。讲政治课不仅要知道军内政治形势,而且要联系全国乃至世界政治形势,这样看问题才是辩证客观的,否则就会陷于应试教育只讲(知识)点不讲面的怪圈,也就是必须有军民融合的思想,方能获得此方真知;讲军事课,离不开地方政治、经济乃至世界政治、军事等内容。所以,不进行军民融合,难于了解全局;讲专业课,对于后勤来说,许多方面与地方是通融的,需要吸收地方的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如,军港、营房、机场、帆缆、财务等等,有的甚至要充分借助于地方力量来完成,比如,在军港、机场建设等等方面。因此,从课程内容来看,军校必须与地方进行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军校除与地方加强联系与沟通外,还要在众多领域加强与地方高等院校联系与沟通,如思想交流、互通学习等都有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方面。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